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16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3114:21:12

    李泌循循善诱地劝道:“陛下啊,臣正要谈到这两件事。当初,太子李承乾曾经监督过国政,依附他的人很多,东宫的武装部队也很多。他跟宰相侯君集阴谋叛变,事情败露。太宗皇上派太子的舅父长孙无忌,会同政府官员数十人,组织特别法庭审讯。结果是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明显。

    但是,太宗皇帝仍没有仓促地做出废嫡的决定,而是依然召集文武百官,详细认真地讨论此事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

    当时,仍有人提醒太宗皇上说道‘希望陛下仍是慈父,太子得以终其天年。’,太宗皇帝接受,但同时也贬谪了魏王李泰。因为这件事情,全是他们兄弟间恶性竞争,相互嫉恨所引起。

    陛下知道肃宗皇帝性情太过急躁,认为建宁王冤枉。臣为陛下的圣明感到十分的庆幸。微臣但愿陛下,切记前车翻覆的鉴戒,不做匆忙的决定。把这件事情,暂缓三天,先行整理出一个头绪来,做一个更加深入透彻的分析。臣相信陛下最后一定会恍然大悟,发现太子并没有做别人谗言陷害,恶语中伤中所讲到的那些事情。

    如果太子真的有可以质疑的形迹,那么也应仿效太宗皇帝的做法,召集政府高级官员中深明大义的二十人,与臣一道共同审理这件案子。

    通过询问太子及左右的侍从官员等,以确定太子有无不法之事。假定确有不法之事,也愿陛下效法太宗皇帝所用的模式,太子,舒王,同时罢黜,而另立嫡皇孙当帝国的继承人。这样的话,百代之后,帝国皇帝,仍是陛下的子孙。

    至于三零年代末期,武惠妃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能够被玄宗皇帝立为太子,而设计陷害太子李瑛兄弟。玄宗皇帝盛怒之下,把二人诛杀。为这场冤狱,全民悲愤,使玄宗皇帝的英名蒙尘。后世百代都应该以这个案例来提高警惕,怎么可以效法呢?

    陛下曾经命太子亲自到蓬莱池来看望微臣。微臣相人无数,深知其中的奥秘。微臣观察太子的面容仪态,并没有蜂目细眼,哑声粗嗓,米商臣那种忘恩负义,叛逆弑父的相貌。臣的心中还担心太子恐怕太过于柔弱仁慈,怎么会有诅咒父皇的事情发生呢?

    更重要的是,太子自贞元元年(785年)以来,经常居住在皇宫中的少阳院里。少阳院就在陛下寝殿的旁边,就在陛下的眼皮底下,也从来没有跟外人接触过或过问个外事,他怎么可能生出外心,与外人勾结谋反,诅咒父皇呢?

    那些奸佞之人诬告和陷害贤人,巧诈百出,无孔不入,即令有司马僪那样亲笔写的谋反证据,即令有李瑛那样全副武装,闯进皇宫的非常事情发生,尚且不能信以为真。何况,即使郜国大长公主真的有罪,那也不过是太子的岳母有罪。怎么竟会牵连到自己的女婿身上呢?太子他可是陛下的亲生儿子啊!

    幸亏现在陛下是找臣商议,臣敢用臣的全家性命,保证太子的忠贞孝顺,保证太子绝不知道此项阴谋。

    假如陛下商量的对象是杨素,许敬宗,李林甫之流,他们恐怕早已猜到陛下的意向,而去投奔舒王,邀取定计的功劳了!”

    李适用那多疑的目光看着李泌问道:“先生,换立太子,这是朕的家事,跟你有什么利害关系呢?你为什么却如此地卖力?你是想向太子邀功吗?你的意图令朕有些怀疑!”

    李泌似乎已经料到了皇帝的疑问。他直率地答道:“陛下啊,四海之内,都是天子之家。臣蒙陛下的宠爱和信任,独自担当帝国宰相的重任。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如果处理不当,微臣都有重大的责任。

    那些稍微明了大义之人,路见不平,也会拔刀相助的。何况如今臣坐在宰相的高位上,如果眼睁睁看着太子蒙受奇冤,而不说一句提醒解释的话,臣的罪过就更大了。”

    “先生,朕非常感谢你的分析和提醒。你的道理讲得非常透彻。为了你的苦苦坚持,朕答应你,把这件事延缓到明天进行处理,等朕冷静思考后,再作最后的决定。”李适似有所悟,他终于平静了下来。

    李泌把手中的笏版收起,叩头流泪说道:“皇上圣明,终于做出了这么睿智的决定!这样的话,臣可以预测,陛下父子一定会父慈子孝,和好如初的。

    然而,臣再次请求陛下注意,陛下回宫以后,请务必单独冷静地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千万不要把你内心的真实想法透露给左右侍从及其他亲近之人。一旦透露,他们打算向舒王邀功请赏,太子就会立刻陷入绝境!”李泌再次慎重地叮咛。

    “先生,请你放心!朕深刻明白爱卿的意思。朕会这样去做的!”李适已经完全清醒。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