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13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2411:50:44

    5

    看着皇上不听自己的劝解,一意孤行,李泌有些垂头丧气。回到家中,李泌反复思量,但最后仍然写好奏章,准备给皇帝呈递上去。

    稚儿轻轻地走了进来。看见丈夫劳累,焦急,憔悴,沮丧的样子,她心里很想安慰丈夫几句。

    丈夫刚从才外地回京,她曾是那么欣喜。然而,看见年老的丈夫整天为国事操劳,心力憔悴,稚儿又有些后悔。

    她知道,丈夫对国事的辛苦操劳,不仅是为了皇上,为了社稷,更是为着天下的黎民百姓。朝廷的任何一个失误的举措,都可能导致天下的纷扰,百姓的不得安宁。

    看着丈夫为朝廷的政事昼夜焦虑,甚至与皇上发生激烈的争执,稚儿就十分害怕和担心。

    她理解丈夫的行动,也在尽力帮助丈夫多做些利民利国之事。但她从姑姑的遭遇中,她对丈夫更多的却是担忧和不放心。有时,她甚至想制止丈夫的行动,希望丈夫能够少管些闲事。

    自己与丈夫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丈夫为国彻夜操劳,自己又怎能无动于衷呢?大不了,与丈夫共同献出一切就是。

    稚儿最担心的当然就是自己的儿子了。看着儿子李繁一天天地长大成人,稚儿的担心也变得更加强烈。如果某一天,自己与丈夫撒手而去了,儿子能不能独立地生活与成长,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种种艰辛呢?

    稚儿走到丈夫的跟前,靠着丈夫的身体。丈夫看着奏章在发愣。稚儿紧握住丈夫的手,默默无语。

    如果因为丈夫因为韩滉的事情而激怒皇上,那后果是难以预料的,稚儿深深地明白这些。所以,稚儿是多么想坚决地反对丈夫把为韩滉辩护的奏章呈递上去。

    稚儿太了解丈夫的脾性了。所以,如今,她自己只有选择坚定地支持丈夫,虽然这可能意味着整个家族的牺牲,覆灭。

    6

    李泌想了很久很久,还是把自己的奏章递了上去。他还是愿意以全家百余口人的性命担保韩滉的忠贞。李泌深深懂得,如果皇上的举措失当,那么江南可能从此就会陷入战乱之中,从此不得宁静。

    奏章呈递上去好几天了,朝中却没有一点动静。皇上也只字不提。李泌越发惴惴不安,内心十分地焦虑着急。

    又是几天过去了。终于有一天,退朝后,皇帝李适再次单独留住了李泌。皇上有些敬佩,有些惊异地对李泌说道:

    “先生啊,你真的上疏为韩滉辩护了啊!朕很是佩服先生你的勇气,以及你对朋友的情谊啊!为了你,朕特地把奏章留在皇宫里,没有发往中书省审核。朕知道你在江南为官时,与韩滉的关系十分地亲密。你们两人是多年的好友,您不忍做那些伤害老友的事。但先生啊,你应该是非分明,坚守原则才是啊,你其实根本犯不着为此事,不爱护你自己,和你家族一百余口人的性命啊!”

    “皇上啊,老实说,为臣也很怕死,更何况牺牲整个家族的生命呢!请皇上理解老臣的一片忠心啊!

    陛下啊,你与老臣多年就认识,对臣又知遇之恩。陛下应该深知微臣的脾性。臣不愿过分地关注枝节,而只注意朝廷的大节问题。老臣怎么会为了关切老友的缘故,而辜负皇上的恩宠呢?

    只因为臣在江南为官时间很久,所以深深地了解韩滉的一切。此人实在是没有二心的忠贞之士!臣之所以上疏力保他,为的是国家的大局,而不是为了我自己和与他的私人情谊啊!如果仅仅为了自己,谁愿意舍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呢?”李泌坦诚的陈述,使李括有些转变。

    “先生,朕真的不明白你的意思啊!你这样做,明明是为了老友和你自己。你怎么还义正词严地说是为了国家,为了社稷呢?”李括心里布满充满疑虑。

    “陛下,请您先平心静气,不带任何感**彩地静心地听听老臣的分析,看看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有些道理,然后再做最后的决定吧!

    战乱连年不断,加上天下大旱,蝗虫成灾,关中粮价飞涨,仓库就要吃光,国家已经是危险万分;只有江东的粮食丰收,是中央政府的命脉所系啊!

    稳定江东,则能保证中央的财赋;稳定中央,才能稳定全国。其中的重要意义,以陛下的聪明睿智,不言自明。如果举措失当,逼反韩滉,则中央危也!

    微臣希望陛下能够早早地把臣的奏章交下中书省办理,使大家的疑惑得以早早解除,明白陛下的博大胸怀,宏远智慧和良苦用心。

    陛下当面吩咐韩皋,赞扬勉励其父子对朝廷的赤胆忠心,并叫他回家去探望父母,以尽孝心,并传递皇上的嘉勉和慰问。

    人之常情,将心比心,韩滉感受到陛下的浩大恩德,必然会对皇上心存感激,一定会一心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不再心存犹疑。

    他必然会迅速地运送粮食,前来解决关中危机。这岂不是为了国家吗?否则,关中缺粮,韩滉犹疑,诸侯离心,必然导致新的危机发生,进而危害江山社稷,危害朝廷,甚至危害皇上父子。”

    如梦初醒,他惊喜地拍着自己的大腿说道:

    “好极了,先生!朕终于完全了解了先生的意思。感谢先生冒死提醒朕。那些可恶的家伙,他们只知中伤韩滉,完全不像先生这样为朕操心,为社稷考虑!他们也不能讲清其中的道理。朕如今已经彻底明白。传旨下去,立即把先生的奏章紧急交付中书省马上办理。宣韩皋立刻进宫见驾!”

    李适当即召见韩皋,赏赐他红色官府,并将韩皋连升两级,下旨准许韩皋休假,回乡探望双亲。

    李适在皇宫里专门设宴,由李泌作陪,亲自安慰,勉励韩皋,大肆赞扬其父子对朝廷的忠心。

    “爱卿啊,最近,你家老爹受到朝廷很多奸佞之人的抨击。弄得朕也犹疑不决。现在,朕已经完全弄清了事实的真相,了解到了爱卿父子对朕的忠心。朕也不再相信那些中伤之语。朕已坚信,爱卿父子对朕,对朝廷的忠心如磐石般坚定。爱卿父子是对朕正直忠贞的良臣。

    爱卿啊,朕期望你的父亲不要把这些事放到心上去。朕会牢记他的功劳,给他应得的奖赏的。

    爱卿啊,你身在京城,定然知道京师缺粮的现实,知道朕为百姓的粮食问题忧心如焚的心境。所以,爱卿回家以后,请你给你爹爹摆谈一下京师如今的窘境,希望你爹爹能够体谅朕的苦处,迅速运来粮食,以解朕的忧心。则百姓幸甚,国家幸甚,朕也会甚感欣慰!”

    “感谢皇上恩典!臣父子会尽一切努力完成使命,报答皇恩!”韩滉感激涕零,泪流满面。

    韩滉领旨而行,不久就迅速地回到了润州。他见到老爹,就立即告知了皇上召见的情形。韩滉由衷感激,喜极而泣。

    当天,韩滉亲自出马,到江边指挥调发稻米一百万斛,下令立即装船。韩滉命令儿子只能在家停留五天,然后立即押运粮食返抵京师。

    韩皋与母亲久别重逢,如今又要分别,彼此难舍难分,抱头痛哭。哭声声震屋外,韩滉也有些不忍。

    但想到粮食事关关中安危,韩滉也只好催促儿子立即出发,马上押送粮食进京。韩滉亲自把儿子送到船上,命令不管风浪多大,都要立即开航前行。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