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13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2111:01:47

    第二十四回李适猜忌功臣李泌力保忠贞(1)

    1

    自从宦官鱼朝恩伏诛以后,代宗李豫就不再让宦官统率军队。

    李适登极后,对将帅们极不信任。他重新把禁军军权交给宦官白志贞等统领。

    白志贞被贬后,李适又命宦官窦文场接替他的职位。朱泚之乱,神策军将士很多背离朝廷,投降朱泚。

    窦文场随李适逃亡到山南,左右神策军才稍微集结。消灭朱泚,还都长安后,李适对手握重兵的资深将领是更加身怀警惕。李括对他们貌似尊荣,内心实是十分猜忌。

    李适不断寻找各种借口,逐渐把他们免职,让他们在京师闲居。将相们也心知肚明,深刻了解皇上的猜忌之心。

    10月30日,李适任命宦官窦文场担任神策军左厢兵马使,宦官王西迁当神策军右厢兵马使。

    宦官又再次分别统领皇家禁军-神策军。

    2

    11月,皇帝李适打算以当初曾经失守大梁的罪名,免掉李勉兼任的宰相之职。

    李泌闻讯,急忙进宫劝阻李括的决定:

    “皇上啊,李勉为人公正忠心,不宜将他摒弃。他是一个最好的行政官员,但军事却不是他的特长。

    大梁失守时,将士们抛妻弃子,追随李勉的部下将近两万多人。由此可见,他深受部众的崇敬和爱戴。

    将领刘洽本来是李勉的部属。但当李勉逃到睢阳避难时,他立即就把大军的指挥权统统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刘洽,一点也没有猜忌之心。

    刘洽率领朝廷大军击败了叛贼李希烈的军队。这里面,也有李勉的功劳啊!陛下不可不知。

    微臣以为,陛下不宜摒弃李勉,打击忠臣义士之心,损伤陛下的英明。”

    李适默默沉思,终于认为李泌所说有理。

    李适立即下旨,命李勉官复原职。

    3

    李勉字玄卿,是唐宗室。他的曾祖李元懿为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三子。他是郑王李元懿的曾孙。他的父亲李择言,曾经担任汉州、褒州、相州、岐州四州刺史,晋封安德郡公。

    李勉幼通经史,长大后沉雅清峻,颇有长厚之名,官至开封尉。

    李勉年轻时家里很贫穷。当初,他曾经同一个读书人借宿在河南商丘的一家旅店中。他俩相处不到十天,这个书生突然害起重病来,竟然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他在临死前对李勉吩咐后事道:“玄卿兄弟啊,我家住在江西南昌。原来,我本想到太原去求得一官半职。想不到在这里得病将死,想来这是命中注定的。在临死之前,你能够帮帮我吗?”

    书生从布袋中拿出一百两银子来交给李勉说道:“玄卿兄弟啊,我的仆人,他并不知道我有这些银子。我现在要死了,请您就拿着银子去为我料理后事吧!感谢你了!剩余下来的,就都送给您,作为对你的报答吧!”

    李勉答应为书生料理后事。书生说完不久,就去世了。

    李勉把书生的后事办好后,就把剩余的银子秘密地放在墓穴中和死者一起埋到了地下。

    隔了几年,李勉担任开封县尉的官职。

    为了整饬污秽不堪的吏治,李勉决定用严刑峻法治理。因此,他当开封府尉上任后就立即张贴告示,宣示自己的主张:

    “凡受贿者,须在三天内自首,过时者抬着棺材相见。”

    告示贴出后,整个县衙官吏都为之一惊。可是,却有一个自恃朝中有人,有点背景的污吏,他在受贿后还故意放出风来,有意让李勉知道,似乎在向李勉示威。

    过了李勉规定的期限后,他依然满不在乎。而且,他还有意让人抬着棺材去见李勉。

    李勉很快弄清了事情的真相,他决定杀一儆百。

    他提醒哪个污吏说:“故意受贿枉法,那可要罪加一等。希望诸位自觉认罪,争取本尉的宽大处理!”对方不以为然。

    李勉见哪个家伙居然毫不认错,藐视自己。他立即命令手下将哪个污吏装入棺材。

    那个污吏才如梦方醒,知道县尉是给自己来真的,但为时已晚。他被李勉的手下连同棺材一道,扔进了河里。

    那些贪污纳贿的官员一下子心惊胆战。他们互相告诫,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徇私枉法了。

    很久以后,那家客店中病死的书生的弟弟带着南昌府的公文来寻找死去的这个书生哥哥。他一路寻找哥哥的行迹。

    寻找到了商丘,他终于打听出了李勉曾经为自己死去的哥哥主持过丧事。所以,他就特地来到开封找李勉,询问死者银子的下落。

    李勉向上司请了假,就陪同书生的兄弟前往商丘墓地,挖出了埋在墓中的那些剩余的银子,交给了书生的弟弟。书生的弟弟十分敬佩和感激李勉。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