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11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1112:10:04

    第二十一回李怀光兵入奉天德宗帝出奔梁州(2)

    5

    起初,崔汉衡代表朝廷出使吐蕃,请求吐蕃助兵消灭叛军。吐蕃宰相尚结赞推辞说:“我部的军法,军队进军以本兵大臣的书信和印鉴作为凭信。如今你们请求派兵的制书没有署上你军主将李怀光的名字,我们不敢相信,因而不能派兵。”

    皇帝就命翰林学士陆贽前去咸阳军营,拜访李怀光商议借兵这件事情。李怀光再三陈述自己的意见,认为绝对不可向吐蕃借兵。

    李怀光还分析说道:

    “先前,吐蕃的舍人马重英身陷唐都长安,吐蕃赞普责其不能**身亡,以死效忠帝国。如今如果他率兵前来,一定会报复朝廷囚禁他,侮辱他的往事,这是一不可。

    他们说引兵五万前来,我们既然用了他的军队,则赏赐应该与朝廷军队一样。倘若他们要求我们厚赏他们,我们用什么财物赏赐他们呢?这是二不可。

    吐蕃军队即使来了,从道义上讲,不能首先使用。他们就会勒兵自固,坐观官军与叛军作战的成败。王师胜利就想分享功劳,失败,则首鼠两端,另有打算。他们狡诈多端,不可轻信,这是三不可。”最终,李怀光始终不肯签署自己的意见。可是,皇上依然强烈要求他必须签署。

    李怀光见朝廷并不听从自己的意见,就恼羞成怒。

    他迁怒别人,指桑骂槐地谩骂责怪陆贽说:“你究竟有什么才能呢?竟然向皇上提出这样的建议。”自是,李怀光与陆贽结下仇恨。

    不久,陆贽从咸阳前线回到奉天,向皇帝汇报自己的出使经过。陆贽还紧急上疏李括,提出自己的警告:

    “陛下啊,微臣从前线回来,得到了第一手的信息资料。现在想向皇上汇报,希望引起陛下的注意。

    微臣观察李怀光的所作所为,最后恐怕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为了以防万一,微臣建议做好我们的防备。

    现在,神策军李晟请求移驻东渭桥。我曾经就这件事,探听李怀光的语气。他说:‘我不一定非靠李晟不可。’皇上不如这样,就顺着李怀光的口气,批准李晟移军。这个理由正当,措词婉转,合情合理。即令李怀光没有二意,也无法对朝廷怨恨。”

    “好,爱卿言之有理,就照这样办理!”李括这次很果断,他爽快地接受了陆贽的建议。

    就这样,李晟在严密戒备中回到自己原来驻守的阵地。

    不久,陆贽又向皇上提出了新的建议。他认为围攻长安的四个节度使,他们各有想法,实力悬殊。他们各属各的系统,谁也管不了谁。这样,势必摩擦不断,影响整个战局。他建议四支军队分开驻扎,保持一定距离,并能保持互相戒备,可以防范李怀光的叛变行为。

    然而,李括不能同意。

    6

    李怀光的叛意越发明显,神策军将领李晟不断地上疏提醒,但皇帝李括不能接受,反而打算御驾亲征。

    这时,有人警告李怀光说:“皇上亲征,乃效法高祖刘邦当年出巡云梦,生擒韩信的故事。”

    李怀光听后,大为恐惧,他的反叛意愿越发坚定。

    当时,为了体现朝廷对李怀光的信任,李括特别遣使加封李怀光为太尉,赐铁券。殊不料,此举适得其反。

    李怀光把铁券投于地上,愤愤地大声叫喊:“难道是天子怀疑我吗?人臣造反,赐铁券以安其心!我李怀光不反,现在却赐铁券给我!这不是逼我造反啊!”(“铁券”一词,最早见《汉书》。高祖刘邦“与功臣部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后来韩信三王,虽有铁券,均被诛身死。五代时,国君为了表示自己的鸿恩,尤其喜爱赐臣下铁券,受赐者罕有善终者。朱元璋赐李善长等数位功臣铁券,竟无一人逃得族诛。)

    事已至此,李怀光其实已经豁出去了。

    看见李怀光对天子的使节如此不敬,李怀光的部将朔方左兵马使张名振强烈不满,他在军门大喊大叫道:

    “太尉养贼不击,待天使不敬,难道是真的要造反吗?太尉啊,您功高泰山,一旦弃之,自取家族灭亡之事,促成他人的富贵,对你有什么好处呢!我今日要以死抗争!”

    李怀光见时机并未成熟,就假意安慰部下道:“我哪里是想造反啊!我只是想暂时别忙进军,好养精蓄锐啊!”

    皇帝使臣一走,李怀光就急忙派兵增修咸阳城,并引兵盘踞。他又派人杀掉反对自己的部下张名振。于是,部下们更加明白了李怀光的险恶用心,于是对李怀光生出了叛离之心。

    李怀光属下右武锋兵马使石演芬本西域胡人,是李怀光的养子。

    得知李怀光密通朱泚,打算背离朝廷,石演芬就派自己的门客逃到奉天,密报皇帝李括。

    李怀光知悉这件事后,就把石演芬等逮至帐前审问。他大声责骂道:“我以你为子,你为什么要破灭我家门户呢!今日负我,死得甘心吗?”

    石演芬义正词严地回答道:“天子以太尉为股肱之臣,太尉以演芬为心腹之子。太尉既然可以辜负天子,演芬我怎么能够不辜负太尉那?!我本胡人,不能心怀二心。如果能够免掉贼名而死去,死也甘心啊!”

    李怀光闻听大怒,切齿痛恨,他命左右立即碎剐石演芬,并要把他切成肉片吃掉。

    将士们把石演芬拉出帐外。大家都认为石演芬是英雄义士,可令他不受折磨地快快死去。但他们又不敢违背主帅李怀光的命令,于是,刽子手就用刀砍断石演芬的喉咙,使这位英雄豪杰少受过多折磨而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