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7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2412:25:05

    当时,朝廷正在物色京兆尹(京师长安的地方长官)的人选。因此,李辅国便有意让元载担任这个重要的京兆尹。

    于是,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三月,朝廷就按照李辅国的授意,任命户部侍郎元载为京兆尹。

    谁知,元载并不满意。他的胃口更大,他并不在乎这个小小的京兆尹。

    因为元载是李辅国的人,所以他不满朝廷的这项任命后,就立即跑去跟李辅国闹辞职,表示自己坚决不干。

    李辅国心里很清楚,元载这个户部侍郎衔其实是个分管财政赋税的肥缺。他当然舍不得拿它去换什么不大不小的京兆尹!而在天子脚下,皇亲国戚,财阀高官众多,当京兆尹并不是什么好差事。

    那时,李辅国自己想当宰相,但受到萧华(当时的宰相)的抵制与反对,没有得逞。因此,每次看到宰相萧华,李辅国的眼神都像是要吃人,总想寻找机会收拾萧华,以报心中的怨恨。

    这一天,元载寻找到了机会,他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自己也想当宰相的愿望告诉了李辅国。

    恰巧此时,李辅国也正想除掉自己的政敌宰相萧华。于是,李辅国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一箭双雕之计。

    因此,李辅国眼珠子一转,忽然有了主意。当天,李辅国就向皇帝李亨指控萧华,说萧华专权跋扈,没有大局观念,不适合担任宰相要职,应该立即罢免,建议改任元载为宰相。

    起初,皇帝李亨坚决不同意李辅国的意见。可是,李辅国用自己专横的眼神明确地告诉皇帝李亨,这不仅是一项不能够否决的决定,而且是一项必须执行的决定。

    皇帝李亨迫不得已,只好违心地点头表示同意。

    几天后,朝廷就发布命令,改任司农卿陶锐为京兆尹,而罢免萧华的宰相之职,改任他为礼部尚书。

    同时,朝廷立即擢升元载为同平章事(二级宰相),原职务,那个管理财政赋税的肥缺职务也照旧保持。

    元载刚刚当上宰相不久,皇帝李亨便病故了。太子李豫继位后,元载依然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的要职。

    那时,李辅国的权势更重。他经常在皇帝面前大力夸赞元载办事能干有魄力。元载自己也似乎非常争气,他经常可以十分准确地体察到皇帝李豫心里的意思。很快地,皇帝李豫也喜欢上了这位宰相,与他形影不离,宠爱备至。

    李辅国失势后,元载又被皇上任命兼任天下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军权,他的权威更盛。

    因为元载帮助李豫自己杀了李辅国这个掌权宦官,因而更加受到皇帝李豫的信任。

    此后,元载就专营其私产,贪污受贿,大兴土木,排除异己。

    经过多年的官场历练,元载似乎总结出了一条为官的经验。那就是,要想做官做得稳,必须要做掌权者肚子里的一条蛔虫,充分了解掌权者的心思,迎合他们对利欲的贪婪之心。

    当初,元载能够当上宰相,就是全靠摸准宦官李辅国的心思,依靠李辅国的一句话把全部事情搞定。

    李辅国死后,元载很快又与宦官董秀等结识,交往甚密。

    为了能够探察皇帝李豫的心思,元载常常以重金贿赂董秀,让他作为自己的耳目。让皇帝李豫身边的人暗地将密旨或者皇帝的想法传达给元载知道。

    因此,凡是皇帝李豫想到的事,元载也一定会明白。通过这种方法,元载便会充分地迎合皇帝李豫的意愿来办事,言谈也与皇帝李豫保持高度的一致。皇帝李豫由此也更加信任元载,几乎与他是片刻难离。

    在元载执政期间,官场上就流行着一条潜规则,那就是,谁要做官,只管找元载就行。

    当时,京师长安随处可见从全国各处到京师来买官的人。只要他们手里有足够的钱,他们没有一个是不称心如意的。

    主管选官工作的吏部侍郎杨绾由于看不惯元载等人的胡作非为,不愿屈从元载,而遭到了元载的排挤。

    恰好这时,岭南节度使徐浩欲到京师担任官职。他寻找了很多的南方珍宝用来贿赂元载。

    很快,元载便让徐浩代替了杨绾的吏部侍郎之职。

    陈少游也为了能在官场站稳脚跟,他每年贿赂元载的金帛也以十万贯计。由此可见,元载“政以贿成”的巨大威力。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