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6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0513:20:39

    3

    不久,李括一行狼狈出逃,终于逃到奉天城暂避。他立即紧急下诏,征召各地援军进京勤王。

    5日,浑碱首先率军抵达奉天城池护卫,人心因他的威望而略微安定。

    当时,李括刚到奉天,就有大臣紧急上疏,建议皇上提高警惕:

    “皇上啊,兵变已经发生好几天了,可是,我们依然没有看见长安城里朱泚拥护皇上回朝的意愿和声明。

    由此推断,朱泚的反意已现,至少是心存犹疑。臣恐怕他已接受变兵的拥护,马上就要做好准备,将要率领大军来攻城了。

    为了以防万一,微臣建议陛下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闻听这位大臣的建议,卢杞是大为愤怒。他认为向皇上表忠心的时机又到了,就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地表示强烈的反对:

    “陛下啊,微臣敢打包票,朱太尉对皇上及对帝国的忠贞,没有那个文武大臣能够相比!为什么大臣中偏偏有人硬要血口喷人呢!

    说朱太尉参加叛乱,既严重伤害帝国高官的心,又是对皇上知人善任的蔑视。微臣愿用全家一百多口人命向皇上担保,朱太尉绝对不会参加叛乱,危害帝国!”

    李括听了卢杞的话,感到极为顺耳。他点头称是,内心也认为的确如此。

    不久,就传来了有人曾经劝说朱泚迎接皇帝回京的消息,李括听后,更是大为欣慰。他马上紧急下诏各道援军不必再进,一律都在奉天城外三十里外扎营待命。

    此时,翰林学士姜公辅见皇上完全听从了卢杞的建议,放松了应有的警惕,如此疏忽大意,心里大为担心。他急忙上书,劝说并阻止皇上的行为:

    “皇上啊,现在奉天城里,我们皇家禁军的实力十分地单薄,而朱太尉的意向不明。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我们的防备不能不谨慎小心。凡事应该有备无患才是。

    如果朱太尉诚心迎接圣驾回京,何必担心我们的援军太多呢!

    可是,如今,朱太尉迟迟未表忠心,心存犹疑,臣恐怕他是居心叵测啊!况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此,我们不能不做好防备的计划,对朱太尉格外小心才是!免得事到临头,又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那就悔之晚矣!”

    李括思索了一会,也认为翰林学士姜公辅的话很有些道理,况且,他本来就是疑心较重的君王。他终于有所警惕,急令援军全部开进城池全力防备。

    此时,卢杞依然坚决反对,他奏报李括:

    “皇上啊,微臣深刻了解朱泚朱太尉的心迹,他绝对不会充当叛逆。微臣建议立即派遣朝廷一位重要的高官,前去向他传达皇上慰问他的旨意,并作实地的调查,以备皇上的参考与咨询。”

    官员们的心里实际上都深刻了解朱泚的叛意已明,全都畏惧不肯前去。

    只有将军吴溆自愿担任这项任务,李括十分高兴,立即准旨前去。

    2011-03-0617:17:59

    他表面上声称迎接皇上圣驾回京,实际上是想发动一次奇袭,一举捉住皇上,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情势立刻变得十分危急。

    当时,在长安城赋闲的段秀实闻听叛贼的此项密谋,大吃一惊。

    2011-03-0617:20:41

    其时,见敌军压境,形势危急,加之皇帝李括认为奉天城小屋少,太过狭隘,难以防备叛军,所以李括打算御驾一行前往凤翔躲避。

    户部尚书萧复,闻听李括的打算,立即紧急前往拜见李括,劝说示警,加以阻止:

    “陛下啊,这个打算是大错特错,千万不能如此啊!陛下想想,凤翔战区的将士,都是朱泚从前的部属。其中,一定有朱泚的同党和亲信。皇上切不可以九五之尊,跳进难以预料的陷阱。”

    2011-03-0617:23:09

    李括听后,恍然大悟,顿然明白。

    他有些犹豫地立即说道:

    “感谢爱卿的建议,朕如梦初醒!但朕的计划已定,不想轻易改变自己的意见。朕会为了爱卿善意的提醒的缘故,为爱卿多停留一天再去。”

    第二天,果然就传来了凤翔兵变的消息。李括听后,后怕不已,急忙嘉奖萧复忠心的建议。

    2011-03-0617:25:02

    9日,朱泚叛意彻底显露。他公开登上宝座,与朝廷决裂,并自称大秦皇帝。直到这时,李括的天真想法才彻底死去。

    10月13日,朱泚亲率大军攻击奉天,军势十分浩大。进军途中,还不断有禁军将士见风使舵,纷纷投靠朱泚。朱泚的兵力更加强盛,越发不可一世。

    谢谢朋友的指教!

    2011-03-0617:28:15

    第十九回李怀光率军勤王驴丞相逼怒良将(1)

    1

    朱泚亲率精锐的大军围困攻打皇帝李括临时驻跸的奉天城池已达一个多月。一个多月以来,奉天城中的物资-粮食布匹,武器辎重等,几乎全部消耗殆尽,就是饮水,也成了问题。城中人心惶惶,叛乱的暗流丛生,奉天的形势极端险恶,已经危如累卵。

    2011-03-0621:17:59

    此时,李括才终于有所醒悟。他亲自召集文武百官来到自己的行宫里,深致忏悔。他虔诚地给大家道歉赔礼:

    “众位爱卿,朕实在对不起你们!朕听信奸佞,自己犯下了错误,深陷危亡,那是罪有应得!可是,你们并没有罪,却陪朕一同深陷绝境。朕建议你们,最好是早早地离开奉天孤城,前去投靠叛贼朱泚。这样,还可拯救你们的家人!朕绝对不会怪罪你们!”

    2011-03-0621:19:10

    大家闻听皇上发自肺腑的忏悔,一时间感激涕零。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誓死效忠和保卫皇上,哪怕与孤城共灭亡,为国捐躯,也一定要抵抗到底。

    受此激励,城里的百姓,将士,大家虽然都面临着无数的危险和困难,但军民的锐气并没有衰退,奉天城赖此得以生存。

    闻知皇上避难奉天的消息,魏州粮料使崔纵,以忠义劝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出军勤王,前去消灭叛贼,李怀光欣然接受。

    2011-03-0621:20:17

    于是,崔纵就搜寻魏州所有的辎重粮食,供应大军军需。他亲自押送粮食等军需物资跟李怀光大军一同西行,前往奉天救驾。

    李怀光救主心切,他日夜不停地急行军。经过长途跋涉,大军终于顺利抵达河中郡,但官兵早已经是精疲力竭。

    那时,闻知勤王大军到来,河中尹李齐远也倾其全力犒劳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的大军。朔方官兵因长途行军实在劳累,打算多在河中休息几天,然后再前去救驾。

    可是,当时奉天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来不得稍微的休息和停顿。否则,奉天的结局难料。

    见此不利的情形,魏州粮料使崔纵突然心生一计。他派遣自己的部下先偷偷地把财物粮食等用车运过黄河去,然后再到李怀光的大军营地,告诉将士们什么时候分配那些粮食财物:

    “将士们,你们到了河西,本粮料使就会立即把粮食财务等全部拿出来赐给大家!”

    将士们没有办法,又贪图财货赏赐。他们遂振作自己的精神,急行军渡过黄河,进驻蒲城。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