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5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2821:31:48

    第十七回励精图治欲中兴猜忌偏信梦难成(2)

    6

    780年(建中元年),杨炎开始担任朝廷的宰相。上台不久,他就创立并开始推行“两税法”,皇帝李括大力支持这项改革。朝廷还能够延续李括初即位时的欣欣向荣之景。

    780年1月,杨炎主持在全国施行两税法。他提出与西周以后的“量出为入”原则相对立的“量入为出”的财政概念;并主张“人无丁(丁男)、中(中男),以贫富为差”,作为两税法的课税基础,抛弃了唐代原来以人丁为征课标准的租庸调制,以土地、产业等财富的多寡,按每户的贫富差别来进行课征。

    杨炎的改革使得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很有进步意义。

    计资而税的两税法代替西晋以来计丁而税的制度,是一项带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措施,在中国财政思想的转变上是一个大的突破。

    两税法还采用以钱定税的原则,除谷米外,均按田亩计算货币缴纳,反映了唐代中叶货币经济的发展。两税法大为简化了税制,便利了租税的征收,免去了税吏许多催索的苛扰,不但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而且也减轻了人民负担。

    先前,李豫大历年间时,杨炎曾经担任礼部郎中,知制诰,后迁中书舍人,与常衮同掌诏敕的撰写,其文笔受到朝土的赞许,称为“常、杨”。

    774年(大历九年)杨炎升为吏部侍郎。由于他与当时的宰柏元载有亲戚关系,因而他又受到元载的赏识和提拔。

    大历十二年,元载得罪被杀,他也遭到牵连,被贬为道州司马。

    大历十四年,李豫去世,李适即位,宰相崔佑甫推荐杨炎可以重用,因而把他从贬所召回,任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当初,唐中央财赋,本储存太府寺所属的左藏库。安史之乱后,移贮宫廷的大盈内库,由宦官掌管。宦官中饱私囊,账目混乱,不可究诸。

    杨炎入相后,首先提出国家祖赋不能变成皇帝的私产,建议把大盈内库财赋仍拨归有关部门管理。皇帝李适采纳了他的建议。

    780年(建中元年),他建议废除租庸调制,创立并推行了两税法,为后代所沿用,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一大改革。

    然而,好景不长。后来,杨炎大权在握以后,就开始利欲熏心。他开始利用手中的职权,专门排斥异己。朝廷的政事不久又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唐帝国继续朝着悬崖的方向滑去。

    清廉正直的大臣段秀实,刘晏相继被贬,上下一片怨恨。

    7月,李括受杨炎的挑唆,下诏命刘晏自杀。天下人开始为刘晏称冤,对杨炎痛恨,对朝廷离心。

    2011-03-0113:36:07

    7

    刘晏,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字士安。

    刘晏自幼天资颖悟。他少年时期十分勤学,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七岁举“神童“。八岁时,李隆基封禅泰山,因跟皇帝献《颂》诗,皇帝李隆基特别召见后,大加赞赏。开元时,以神童授秘书省太子正字。

    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妓,罗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歌舞。”

    这时,刘晏被玄宗李隆基诏于楼中观看表演,李隆基“使贵妃施粉黛如巾栉”,打扮停当,一同观赏。

    玄宗目视着刘晏,以刘晏的官名发问:“孩子,你是太子正字。你给朕说说,正得几字?”

    刘晏反应敏捷,立即答道:“陛下,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此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形态结构特点,还寓意深刻地指出了当时朝中朋党相互勾结的时弊,真不愧是有风趣,有深度的字谏。

    接着,贵妃也兴致勃勃地让刘晏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一首诗。

    刘晏略略沉思一会,就应声吟道: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

    贵妃听后,不由得拍案叫绝。玄宗李隆基和其他嫔妃等也是一片赞颂之声。

    为此,玄宗李隆基特别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神童刘晏一时名噪京师。

    天宝年间,刘晏开始办理税务,因政绩显著,官至侍御史。从此,他利用职务之便,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四处救教,对他后来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响,终于成为了朝廷的一代理财大师。

    肃宗李亨时,刘晏担任朝廷的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事。后调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充度支、铸钱、租庸等使。

    代宗李豫时,刘晏为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等使。

    不久,皇帝李豫又提升刘晏担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居宰相地位,仍领使职。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刘晏被贬为太子宾客,很快又进为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

    大历时,刘晏先与户部侍郎第五琦分管全国财赋,后与户部侍郎韩晃分领关内、河东、山东、剑南道租庸、青苗使。不久,升为尚书左仆射,重登宰相之位。

    李括即位后,刘晏继续总领全国财赋,为扭转自安史之乱后朝廷的经济窘困局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中元年(公元780),刘晏因被杨炎所陷而被害。其时,家中所抄财物唯书两车,米麦数石而已。

    刘晏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李括四朝。他长期担任朝廷的财务要职,管理国家财政达几十年。他的财政工作效率高,成绩大,被誉为“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的著名理财家,深得天下人的赞誉。

    然而,他却遭权臣杨炎陷害,蒙冤而死,令天下人为之惋惜。

    8

    就这样,面对着宰相杨炎专权,陷害忠良等一系列不当举措带来的种种问题,皇帝李括也开始疑惑,彷徨,束手无策。他不知究竟如何处理朝廷大事,究竟依靠谁才对。

    那时,李泌外放已经两年多了。他还是未能回到京师。不久,他又被皇帝调到杭州担任刺史。

    转眼到了781年,这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正月,河北的魏博,平卢,成德三大藩镇联合起来,公开背叛朝廷。

    2月,卢杞被李括任命为宰相,朝政是更加混乱。有识之士更加忧心如焚,然而他们却只有眼睁睁看着帝国大厦的倾颓,却无能为力扶持。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