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4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2118:44:04

    第十四回宦官专横揽兵权李泌临危再受命(2)

    11

    无聊中,照照铜镜,看着镜子中日渐衰老的面容,李泌不由产生了几分自伤自怜之情。

    虽然自己从小就信奉黄老之说,淡泊名利,但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日颓的国事却难以让李泌自己静心向道。

    如今,卢公子的离去,又让他多了一些忧郁和担心,他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他不断地反省着自己:“我的弃官归隐,是否真是明智之举呢?”

    李泌也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当初那样做,的确是保住了自己的节操与生命,避免了遭受李辅国,张皇后之流的嫉恨与攻击。但面对将倾的帝国大厦,自己是否尽到了扶持的责任呢?李泌禁不住扪心自问,不断自责。

    也许是因为自己对先皇的了解太深,所以自己才会对与先皇的那种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充满着担心和恐惧。

    伴君如伴虎的感觉非旁人能够领会。先皇对自己心爱的儿子建宁王李倓都会冷酷如此,下辣手铲除,如果当时自己没有急流勇退,会不会也会遭受如此的命运呢?说实话,李泌对先皇实在没有信心。

    起先,卢公子还没有离去前,就曾经常常叮嘱李泌凡事小心。他关切地对李泌讲道:“先生啊,我有好几个晚上,都曾经看见你的窗外有陌生人的影子,看他们的样子,一定是针对先生的啊!”

    李泌不信,他还嘲笑卢公子胆小多心:“公子啊,你太过虑了!我的端居室里没有什么尊贵的财物,不过是书卷两三万而已,有谁人贪图呢?而且,我生平淡泊名利,从不愿意与人相争,也没有什么仇人啊!”

    卢公子依然坚持:“先生啊,你还是小心为妙啊!我感觉他们来者不善啊!有一天月夜,我还仿佛看见了刀剑闪光的影子。我敢肯定,他们绝不是山中的道士,而是外来之人。我仿佛还闻见了他们身上飘来的异香呢!这种香味的香囊,我的舅舅曾经从皇上那儿得到过这样的赏赐呢,他专门送给了我。我一闻,就永远也难以忘记。那绝不是那些臭道士们身上的香灰的味道。”

    就在卢公子离开李泌不久,李泌就遭遇了一次险情,差点丧身。

    那天黄昏,李泌独自一人到山林中吐纳呼吸,修炼道术。

    突然,从山林中蹿出了几条大汉,其中两人手法熟练,迅速用大袋子套住了李泌,另外一人手持木棒朝李泌的后脑勺拍下。“砰”的一声,猝不及防的李泌就被木棒击中,只觉眼前一黑,昏倒在了山间小路上。

    那几个大汉见李泌已被打昏了,就将李泌抬起,狞笑几声,如飞而去。山路颠簸,李泌悠悠醒转,但还是无力挣扎。心想,就是反抗,也是徒劳无益,只得听凭这些人处置。

    那些人见李泌毫无动静,抬到一个山谷边时,就将李泌放在了地上。

    只听扑通几声,大汉们双膝跪下,不住哭泣。

    其中一个首领模样的人大声说道:“兄弟们,大家不要哭了!我们既然接受了总管的使命,就必须誓死效命!否则,我们的家族就只有全族覆灭。念李泌先生一心为国效力,一心为民报命,我们就为先生磕上几个响头,给先生说声对不起吧。我们不要肢解他的身体,赐他一个全尸!”

    话刚说完,李泌还来不及发出声音,就被投入了深谷中。李泌又失去了知觉。

    那时,李泌本该丧命。不料,天佑善人,命不该绝。他的身体外边的口袋恰被山谷边的许多藤蔓树枝挂住。李泌不仅没有坠入谷中,而且摔得并不太重,救了他的命。

    李泌昏昏沉沉在地躺了大半夜,第二天清晨才被冻醒。他苏醒过来,发现自己挂在深谷半腰的枝蔓之上,大吃一惊。挣扎着摸摸自己的头部,觉得后脑还在隐隐作痛。

    李泌立即小心翼翼地从撕裂的口袋中伸出手来,抓住枝蔓,脱离了险境。回忆起那天深夜发生的一切,李泌还心有余悸。

    幸亏李泌久炼道家健身身法,身体健康轻捷。他认真仔细地察看了一下自己所处的周围的环境,终于寻找到了脱身的有利地势,最终“攀缘他径而出”,脱离了险地。

    李泌趁着天色还没有大明,立即溜回自己的端居室,叫走了自己亲近的仆人。

    自此,李泌死里逃生之后,为了避免再为仇家所算计,他再也不敢在端居室单独居住了,就隐秘地躲在黄庭观、九仙观和其他道观中,居无定所。而端居室中李泌最亲近的仆人,都故意装作李泌依然在其中居住的样子,以掩人耳目。

    想到这里,李泌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他的眼前又出现了先皇李亨,张皇后和李辅国的影子。那些影子如鬼魂一般在眼前晃来晃去。

    2011-02-2218:16:29

    12

    先皇,皇后惨死的一幕又回到了李泌的心里。李泌的心在不停颤栗,有些无奈,有些哀伤。

    先皇,先后,他们生前,是不会想到自己的最后的结局的:“就是先皇的养虎为患,最终害了社稷,也害了自己啊!”

    这些,归根到底,都只因先皇那无法满足,无人制约的私欲而起。李辅国之流不过是投其所好,以谋一己之私而已。

    无人制约的权利,既能带来利益,也会伤害自己。这一点,恐怕没有几人能够领会。

    对先皇,先后的思念与同情,又让李泌内心感到十分的内疚和惭愧。

    当初,如果自己不归隐山林,虽不能解决朝廷面临的根本问题,但凭借自己的威信和智慧,至少可以对权臣,宦官,节度使们有些震慑,有些制约。先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自己应该以死报答才是。

    后来,太子李豫继位了,李泌心中又充满了希冀。

    太子李豫曾经和自己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登极后,他应该能够振作一些,有所作为的。但几年过去,皇上李豫却依然没有想到召唤自己出山辅佐,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

    李泌很是了解皇上父子的秉性。皇上李豫优柔寡断,有些柔弱,缺乏决断的能力。他在跋扈的军阀,专权的宦官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软弱无力。他宠信宦官奴才,虔信佛教,如同一个傀儡。如果没有贤能的人才辅弼,如何才能完成中兴大业呢?

    13

    李泌在山中真的有些坐不住了。十年了,整整等了十年了!

    卢公子的离去,使他更加若有所失,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人与自己下棋,聊天,斗嘴,赌气,也没有新的有用的消息,令李泌更加坐卧不宁。

    郡县官吏们已经多年不来拜访李泌了,连朝廷的邸报也不能按时送来了。就是拜托他们帮助寻找卢公子,官府的大小官吏们,他们也常常是推三推四。

    他们就同那些臭道士们一样,以为李泌已经被朝廷遗弃,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也就没有了巴结和讨好的必要性。而且,现在,他们几乎在端居室看不见李泌的影子,有的人甚至在猜测李泌已经羽化登仙而去。

    见到这些势利的举动,李泌起初还有些生气。但静下心来,李泌就不再放到心里。世人皆如此,官员们,道士们又怎能脱俗呢?

    况且,李泌也乐得自在,悠闲。没有这些人在自己的眼前晃悠,游荡,自己的心情也许还更舒服一些,也会觉得更加安全一些。

    只是久久没有得到卢公子的消息,也没有人为自己带来朝廷的信息,没有人陪伴自己神吹,李泌有些怅惘若失。

    就这样,李泌一会忧伤,一会感叹地在屋里沉思,徘徊。桌上摆的《道德经》,《易经》等道家百家经卷,也不再向从前那样读来有滋有味,令人陶醉。

    几年来,道长们对李泌平时的举动就已经司空见惯。因而,他们也就对李泌闭门不出,见惯不惊。他们每天除了按照吩咐按时送来饭食等必需品外,就从不去打扰李泌,也不敢过问端居室中究竟有没有人,听任李泌或者是他的仆人在屋中沉思或自言自语。

    十年虽已过去,但道士们也知道,王朝没有灭亡,官家的命令依然有效,与官府对抗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不管端居室中有没有人,他们对李泌都仍然怠慢不得,因此,依然保持着微薄的供应。

    何况,兵荒马乱的时节,香客稀少,道观也没有多少进账。官家规定的李泌三品官的待遇中,道长们还可以捞到不少的油水。隐瞒李泌生死的真相,对他们自己也非常有利。

    只是,现今,他们疑惑的是,朝廷中是否还有没有另外哪一个三品官能够耐住如此的寂寞,如此的清贫呢!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