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正文 第五卷 辉煌 第二百六十七章 干部考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委组织部下来考察的工作人员,是在十二月一日到的。

    带队的是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刘宁成和干部处的一位副处长、一位工作人员。

    这次在桓毕地区考察的对象,有桓毕地区行署副专员刘海涛、丹阳市市委书记刘庆国、和门源县的县委书记邱国胜。

    吴永成早在十二月一日省委组织部人员到达桓毕地区之前,就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知道,省委的领导们之所以把自己所推荐的这几个人选,都列入了考察的对象,那是与路兴民即将重返桓毕地区有关的。

    这也算是省委给自己的一点安慰吧——即使这几个位置加起来,也顶不上路兴民所占的那么一个位置,但那也总比没有任何表示要强得多啊!

    毕竟这么一来的话,吴永成也算是在桓毕地区有了自己的一点班底了,虽然说,还是少得有点可怜。

    刘庆国和邱国胜两个人,是被地委办公室连夜从南方招商引资现场会议上召回来的。

    对于自己即将被考察的这个消息,刘国庆和邱国胜自然是喜不胜喜。

    特别是作为门源县的县委书记邱国胜来说,他们门源县的干部们能有这样的机会,在近十几年中,那也是独无仅有的了——对他来说,这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个人能迈上副厅局级地重要性了,而是标志着门源县这近十几年的工作,再次得到了桓毕地委的肯定,影响不同凡响啊!

    因此。当邱国胜得到这个通知地时候。甚至于有一种喜极而泣地感觉。

    自然了。邱国胜当然能明白。自己在这次地考察中。之所以能够榜上有名。那也是由于吴永成这个年轻地委书记地到来。否则地话。单凭陶头乡“麻将事件”地发生。要换作任何一个领导地话。他邱国胜别说再想进这么一个台阶了。就是给他一个严重警告处分。他也只得捏着鼻子乖乖地受了——谁让自己地部下那么不争气。在关键时刻。闯到了人家新书记地刀锋上呢?!

    要不人家吴永成书记那么年轻。就做到了副省部级这样地领导呢!人家可真是有大肚量啊!

    每当想到这里。邱国胜心里就感慨万分:吴书记就是他邱国胜命中注定要遇到地贵人啊。可以说。父母给了他人生地第一次生命。而吴永成书记却是给了他政治上又一次地重生啊!

    因此。邱国胜在接到地委办公室通知地时候。尽管心里狂喜万分。恨不得马上就赶回桓毕地区去。但还是强抑制住心中地情绪。马上就给吴永成打电话:“吴书记。我们在这边地招商引资工作正进入了关键时刻。这个时候我离开。有点不合适吧?!反正省委组织部来考察我个人地工作。自有地委和您为我考虑、照应。要不我就不回去了吧!”

    “国胜同志。你怎么能这么想呢?!”吴永成明知道邱国胜此时心中是这么想地。但还是感觉到心中一阵阵地欣然。嗯。到底是自己亲手拉了他一把。别说他心里到底是什么念头。能有这么一句话。其实也就等于向自己在表决心了。

    但自己该说的话,那还是一定要点到的,这就是两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了的缘故。

    吴永成马上换了一种爱护的语气,缓缓地对邱国胜说道:“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是很重要地一项工作,但干部考察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国胜同志啊,这涉及到你对组织地态度问题,你先把手头的工作,移交给别地同志,等这边考察工作结束之后,你还可以马上返回去嘛!”

    “是,吴书记,我听从您的指示,马上就把手头地工作移交一下,连夜返回地委。”

    的确,正如吴永成在电话中,和邱国胜所讲的那样: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程序,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

    一名干部能否提拔重用,考察这一关,那就相当重要了,如果在考察中都不能过关的话,那就很有可能被否决。

    对此,**中央在一九九五年二月九日,专门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其中,针对干部考察等事项,就作了明确规定,对考察者、考察内容、程序、范围、形式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按说有了这样一套较完整的程序,应该能够充分了解考察对象,避免选错人、用错人事件的发生。

    然而,在现实中事实却并非如此。

    无论是省一级的组织部门中、还是下面基层组织部门对部分干部考察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了“程序正确,路线错误”的倾向。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虽然依照《暂行条例》中的规定,严格履行了干部考察程序,但针对不少干部提拔重用考察一开始,就是根据上级的意图去实施,走的是“上层路线”,而并非《暂行条例》中规定的“群众路线”。

    一般地来说,那就是当党委会或常委书、书记会,甚至个别主要领导圈定了某个(些)候选人后,组织部门就会依据上司的旨意,通过考察这个过程,补充完善考察对象的有关资料和手续,千方百计使其达到岗位任职条件,满足领导的意愿,或者换句话说,这就体现了上级党委的意图。

    就这样,整个干部考察的过程,便由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过程,衍变为目的性很强、排他性很明确的搜集、整理资料过程—凡是有利于该干部地证据,就被装进考察的档案中;凡是不利于其的信息,就统统的被丢在一边,典型的“去芜存菁”。

    一切考察程序和手续,都是为了验证考察对象地符合性,考察目的是为了验证领导的正确性。这就像学者去考证某段历史一样,搜集资料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某个观点的正确。

    而且在考察过程中,为了让考察对象顺利上岗,组织部门往往在

    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等过程中,有甄别地挑选谈话对象,有目的地发放意见表,有筛选地进行民主测评,大大缩小了考察的广度与深度,结果变成了少数人评议少数人,少数人代表多数人的意见,使得干部考察程序完全变了味,变成了少数领导提拔亲信的工具,变成了“买官卖官”地通道,以至于有的地方出现了“任命文件刚下达,上马干部已落马”的怪事。

    ……

    “青山同志,你问一问省委组织部的同志们到了什么地方了?”

    十二月一日上午十一点左右地时候,吴永成给地委组织部的部长刘青山打了一个电话。

    从省城到桓毕地区所在地丹阳市,需要五个多小时地时间,吴永成相信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刘宁成等人,也不会在早晨六点多钟的时候出发,现在的天气可不是一般地冷,像他们这种下来办好事的官老爷们,起码要把架子摆足了,才肯按部就班地在上午八点启程出发的。

    “吴书记,我刚才和干部处地李处长联系过,再过半个多小时,他们就能进入我们桓毕地区的地界了。”刘青山不清楚为什么吴永成会在这个时候,这么迫切地关心省委组织部考察队伍一行地到来。

    按理说,像这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带队的考察组,有他这个地委组织部部长、和那些被考察地对象操心才对呀!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的话,省委组织部也可以算是他这个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半个娘家,而那些被考察对象,却是担心自己的前程问题,才会坐卧不安的啊!

    “你准备一下,我让秀芹秘书长通知全体地委委员,咱们到交界处那儿,去迎一迎宁成部长他们。”吴永成以不容置的口吻,对刘青山说道。

    “这个、这个……”刘青山听到吴永成的这句话,反倒有点犯了踌躇了,他犹豫着提醒吴永成:“吴书记,好像宁成部长的级别,还够不上咱们出境相迎吧?!咱们这么做,会不会让省委一些领导们,对咱们产生什么看法呢?!”

    刘青山说的刘宁成的级别问题,是指一般在迎送、陪同省委、省政府以上领导视察工作时的一些不成文规定。

    一般来说,中央是严格禁止地方政府搞什么迎送、陪同等事项的,但这种风气从上至下都难以控制,特别是对于一些离开岗位的老同志来说,本来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心里就存在着一种严重的失落感,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再没有当地政府热情的迎送的话,马上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人走茶凉”的凄惨心态,于是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马上就因之又出现了一些潜规则。

    比如说,在省一级领导下去视察工作的时候,如果是省委书记、省长这样的主要领导出面,则通常是由地市的主要领导亲自到交界处相迎,而其他领导下来,则是由相对应的地(市)委、行署(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出迎,主要领导则在下榻处迎送和陪同视察工作。

    当然了,这也是一般的惯例而已,像省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出门,地市的主要领导们,只要在本地的话,那是一定要前往相迎的——礼多人不怪嘛!

    可刘宁成只是作为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副部长,别说够不够格出境相迎了,应该说在中午就餐的时候,能有地市委主要领导陪着喝几杯酒,那就算地方上的领导们,给他面子了——因为他这个组织部的副部长,连省委常委都够不上,哪还能算进省委领导的圈子里呢?!

    就是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周寰成下来,那也享受不到吴永成这种级别的领导,到交界处相迎,他刘宁成比周寰成所差的不是一点两点的,就更难以享受到地市领导去路上迎接的待遇。

    不过,像刘宁成这样的领导,他若是下到县里去,县委书记和县长们,却是必须远接远送的。

    吴永成对于刘青山所说的这一套,心里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他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因此在电话中乐呵呵地笑着对刘青山说道:“呵呵,青山同志,没有必要把什么事情,都非要套到条条框框里去比划一下嘛!宁成部长这次到我们桓毕地区来,是给我们办好事的,人家这么大冷的天,为了我们桓毕地区的干部们下来,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拿出更热情的一些态度来啊?!”

    “啊呀,吴书记,这是你支持我这个组织部长的工作呢!我太感谢你了。我代表宁成部长谢谢你啊!”刘青山听吴永成这么一说,心里的那点疑问马上就打消了。

    呵呵,你吴永成愿意以副省部级的身份,降阶出迎一个厅局级的干部,那我刘青山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你这也可是为我这个组织部长长脸呀!

    果然,在桓毕地区的交界处,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刘宁成望到桓毕地区一班子领导,在吴永成的亲自带领下出迎自己的时候,感动得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了。

    “啊呀,吴书记,你这不是出我的洋相吗?!哪有你这么一个副省部级的领导,亲自冒着寒风,在这里等我们几个人的道理呀?!”

    “哈哈哈,宁成部长,你这句话就说得有点见外了!你能来我们桓毕地区,考察刘海涛、刘庆国、邱国胜等同志,这既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桓毕地区工作的支持,我们万分地欢迎啊!

    宁成部长,你放心,只要以后还有这样的事情,只要我还在桓毕地区工作,不管你什么时候下来,我吴永成都会带着大家,在这里恭候你的到来的。”

    (老西吹牛了,今天没法完成两更了。就这四千字也是挤了一天,才挤出来的。

    唉,停了十天,一时半会的也难以进入状态了,请大大们给老西一点时间。鞠躬谢罪!)(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