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正文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大出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一九九四年的春节过后,在五月份之前,J省各地市、县的人事调整,就基本结束了。

    在这次调整中,不管是下面地区领导班子的调整,还是吴永成所关心的几个县的人事调整,可以说,都按照原先他设想的实现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吴永成心里很有一种成就感。

    虽然说,他自己身处一个貌似风光、其实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政协副主席的位置,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于目前的这种格局,自己还是非常满意的,这也稍微弥补了他心里因为自己不能直接参与到下面实际管理工作的那种遗憾。

    特别是在这次的调整中,吴永成的二姐夫马林和三姐夫马柳平,也出乎意外地有不少的收获:马林由一介身上没有任何官衣的、地里刨土的农民,直接成为了梁州地区政协联络组的副组长,跻身于副地市级领导的行列;而马柳平在团省委出现了两位副书记的空缺之后,经组织考察和原团省委书记白羽的推荐,成为了新任团省委的副书记,也算是有所进步吧!

    不过,吴永成还没有来得及和自己的这些朋友、亲戚分享他们的这些喜悦,就忙着开始了自己在一九九四年的新行程。在去年的时候,自己承诺的给李晔所在的兰宁地区和自己的家乡梁州地区加大投资的事情,这已经给各个相关部门安排了下去,也不用吴永成费太多的心思,他只是在需要和当地签订有关协议的时候,带着相关的人员,到下面转了两天,也就是履行了个书面程序而已。

    至于说,无论是兰宁地区所给予的投资优惠条件也好,还是梁州地区方面给予的照应呀罢,吴永成都没有十分地放在心上。

    因为他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这两个地区的主要领导,都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抛开个人恩怨来说的话,兰宁地区和梁州地区的领导们,现在最为迫切地,就是争取在这一年内,想尽一切办法。把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地发展上去,否则的话,他们可就难以对省委、省政府交账了。

    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啊,他们之所以能在这次的人事调整中,从原来的岗位。到了现在地这个位置,那都是省委领导们看中了他们在经济工作上的长项,要是他们连这点脸面,也给领导们挣不回来的话,估计他们在仕途上下一步的发展。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两个地区地领导们,可以说是把愿意到本地区投资的投资商们,当成活祖宗供着了!这也不仅仅是吴永成享受到了这种待遇。

    吴永成在五月份之后,重点着手处理的是有关外贸出口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年以来,自己的这几个公司、与鱼湾村那两个企业地对外贸易所遇到的新问题。

    不管在什么制度下的国家,外贸、投资和消费,一贯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

    随着改革开放地日益深入。近十几年来。国家渐渐地向外资敞开了国门。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地进一步发展。国内老百姓们地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地提高。国家地外贸进出口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一日。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地决定》。

    在这个决定中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地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地运行机制。

    五月五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草案)》、对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出口收汇、出口退税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及法规做出统一政策性规定。以保证我国对外贸易按客观经济规律运行。

    这一次国家新出台地地外贸体制改革。主要以汇率并轨为核心。将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作为创造外贸平等竞争环境。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地重要措施。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

    新的政策中不再给进出口企业下达外贸承包指令性计划指标,继续采取鼓励出口地政策措施,促进出口增长。

    同时,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继续拓展业已形成的进出口贸易地格局等等。

    对于各级地方的外贸企业,《决定》中要求他们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一业为主、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行进出口代理制、转变经营作风、搞好代理服务。具备条件的专业外贸企业,经批准可以改组为规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这项关于外贸工作的改革意见出台后,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基本上取消了红头文件:凡是不公开的就不实行,凡是要实行的就必须公开。并将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从而使大量的民营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外贸全部放开,出口补贴全部取消,降低关税幅度。

    这也标志着我国外贸领域,经历了一次市场化的彻底变革。

    在之前的时候,鱼湾村和吴永成属下的企业,都存在着产品出口的问题,可在当时他们都是通过各地地方外贸公司的渠道,来进行对外贸易的,这除了要为对方付出不菲的手续费之外,每年的例行检查、备案等程序,也相当复杂,总而言之,是相当得繁琐。

    作为一个曾经对外贸易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既然国家现在在对外贸易上出台了这样的政策,吴永成哪能不用心呢?!如果他不自己成立一个外贸公司,那也太对不起国家的这个好政策了!

    可是,就在当他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鱼湾村的他的二姐夫马林,征询他的意见的时候,马林却在电话中不止地诉苦。

    “啊呀,五儿。我现在为了村里这个矿泉水厂改制和上市的事情,忙得头都大了,那还有什么心思,考虑成立什么外贸公司呢?!再说了,人家外贸公司那可都是由国家一直控制的。谁听说过农民们也能办外贸公司呢?!”

    吴永成只得耐心地给他解释国家在一月份出台地那个政策,可马林哪有那个闲心思听这些呀!他马上就在电话中,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吴永成的罗嗦:“五儿,这个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吧,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好了。我挂电话了。我反正是没有哪个兴趣,即使你刚才说的国家允许民营企业自己搞外贸了,可我们村里哪有这方面的人才哪?!”

    听着电话筒里传来的“嘟、嘟、嘟”地盲音,吴永成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今年不仅仅是自己忙得像个掐了尾巴的马蜂一样,自己的这位二姐夫也不清闲哪!

    不过。细想一想,自己的这位二姐夫,看着貌似大大咧咧的一个农民,可考虑事情还是非常严谨地。

    虽然说国家允许民营企业涉足对外贸易了,可开办一个对外贸易公司。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自己当年也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学习过,可自己的那点专业知识,是早就忘记得干干净净了。而自己班上或者是其他系的同学,又大多是**,在大学毕业之后,都分配到了各省地省直机关工作,即使有那么几个是从事外贸工作的。可这一次的外贸体制改革。也改革不到他们的头上呀?!让人家来给自己打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唉。人到用时才很少呀!这一时半会儿地,自己到哪里去寻觅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人才呢?!

    苦闷之下。吴永成只好提起电话,联系在国家经贸部工作的高宝平----他一直就是从事这这方面的工作,他的手上说不定就有这方面的闲置人才呢!

    高宝平在电话中听到是吴永成的声音,二话不说,先把他讽刺了半天:“啊呀,是吴大财主呀!你老人家今天怎么有工夫给我们这平民百姓打电话呢?!我还以为你出国挣美子美元)去了呢?!你自己说吧,怎么过年回来也不和弟兄们聚一聚呢?!你可别说你是在你那鱼湾村老家陪老人们过的年啊!我可是听李明德那家伙说了,你在去年腊月二十七、八地时候,带着你手下地那一帮子地方官员们,大搞**呢!”

    吴永成苦笑着说道:“实在是对不起啊,哥儿们,这个年过得也把我累坏了,一个正月里累得我呀,就是想睡觉。等下次回去的时候,哥儿们请客,把咱们地那伙同学们召集在一起,好好地聚一聚。”

    闲谈几句之后,吴永成把自己遇到的难题,向高宝平提了出来。

    哪知道又遭到高宝平劈头盖脸地一通揶揄:“我说,吴永成,你丫的挣的钱也够多的了吧?!怎么连这点小钱你也能看在眼里呀?!要是大家办企业都像你这么精明的话,那我们在下面的外贸公司,还有没有一点活路呀?!”

    吴永成只好又给他解释了一遍没有自己所属的一个外贸公司,给自己产品出口带来的不方便,这才让高宝平放了他一马:“算了、算了,哥儿们也是跟你丫的开玩笑呢,至于你那么紧张吗?!

    不过,吴永成,你丫的也是贵人多忘事啊!你要找这方面的行家,你干么不和咱们的高老大联系、联系呢?!国家今年出台的这个《决定》,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下面县一级的外贸公司,高老大他们那个县的外贸公司,原来效益就不怎么好,这下子我估计也就跟倒闭差不多了……”

    “对呀,我怎么就把高老大给忘记了呢!”吴永成被高宝平这么一提醒,马上就恍然大悟了,他也没有顾得上听高宝平的后半句话,就急急忙忙地对电话中说了声:“宝平,哥儿们现在忙着哪,我马上就联系高老大,有时间咱们哥儿们再聊。”

    气得高宝平在电话中大叫:“啊呀,吴永成。你丫的现在怎么就变得这么势利眼了呢?!有用的时候,你猴急猴急的给我打电话,这下子你的目的达到了,就把哥儿们甩一边了?!你丫的就不能多说两句吗?!你可别跟我说,你丫的现在分分秒秒也是百八十万的进账啊!哥儿们我现在最讨厌地。就是你们这种资本家了。”

    吴永成笑着回了一句:“高宝平,你丫的今天可有点不正常啊,是不是国家出台了这个决定以后,大大地影响到了你自己的那个贸易公司的生意呢?!呵呵,有火你也别冲着哥儿们发呀。你应该去找那些制定这个政策的人,这里面呀,说不定还有你老爷子地一份功劳哪!”

    吴永成的这一句话,还真就说中了高宝平的心病了。

    的确正如吴永成所猜测的,高宝平前几年打擦边球办地那个对外贸易咨询公司。每年的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可随着今年国家有关外贸政策的改革,前半年的收入就直线下跌,这也是他近一段时间心情非常不好地缘故吧。

    和高宝平结束了通话之后,吴永成就把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赵平贵、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就近期工作作了一些安排,然后让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薛红,和自己一起到SD省跑一趟,去找他和高宝平电话中所提到地那个“高老大”。

    “高老大”名叫高健,是吴永成和高宝平在北京读大学时同班、同一个宿舍的同学,因为他在读大学之前,曾经在农村上山下乡当过插队青年,因此在班里面。他的年龄也是最大的。同时也是班里的党支部书记,同学们尊称他为“高老大”。

    高健因为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也没有什么过硬的背景,在大学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了他所在县的外贸公司。

    吴永成在前几年和同学们聚会地时候,就听高宝平谈起过高健地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如意。

    这主要是因为高健在上山下乡当插队知识青年的时候,就和当地农村地一位姑娘成了家,在上学之后,他也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发生了变化,就嫌弃自己的妻子,就在他上学地之前,家里就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参加工作之后,还要照应两家老人生活。

    在当时,要单凭一个人那点微薄的工资,养活三个家庭,其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那个时候,吴永成也是刚刚开始创业,手头可用的人简直没有几个,因此,在听高宝平说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吴永成也和高健联系过,想让他出来帮自己一把----当然了,他准备给高健的报酬,绝对要高于他工资的十几倍,这样同时也可以解决高健家庭经济拮据的问题。

    可当时高健既不想拖累同学,也有点舍不得丢掉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婉拒了吴永成的好意。

    可现在事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吴永成就准备亲自到高健家跑一趟,争取把他拉上自己的这条船----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高健为人忠厚、踏实,有他过来给我一次帮忙,吴永成那是一百个放心。

    为了节省时间,吴永成和薛红两个人没有带车到SD去,而是直接从J省搭乘直达SD的飞机、之后又在当地租了一辆车,到了高健所在的那个县城的。

    果然,正如高宝平和吴永成所预料的一样,高健所在的那个外贸公司早在前几年的时候,就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了,只不过还能每个月依靠县财政所发的那点工资,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在今年国家出台了有关外贸改革的政策之后,高健所在的这个外贸公司,也从原来的县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变为了自收自支的企业性质的单位。

    虽然高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了这个公司主管业务的副经理,可他和普通员工们一样,每个月也只能拿到一百二十块钱的最低生活费。

    而此时,他的一儿一女都在外地上学,他的这点工资,别说是供两个孩子读书了,就连维持自己家一日三餐,都显得那么紧紧巴巴的,这从他家里的摆设,就能看得出来----一个小圆桌上至今摆放的还是一台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老大,这次我是诚心诚意地过来邀请你帮助我的。”吴永成站在高健简陋的家中,诚恳地对他说道:“你也知道,我现在的摊子越铺越大了,没有一个自己的外贸公司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也对于这个不在行,你要是不帮我这个小老弟的话,那我可就实在是有点玩不转了。”

    高健望了望因病常年躺在床上的妻子,再想到为了两个孩子读书、至今还欠着别人的那一屁股债,咬了咬牙:“永成,咱们同学一场,我知道你这是想帮助我。好,那我就谢谢你的好意了,我答应你。”

    (今天状态实在糟糕,唉,鞠躬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