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别装了,再装——潜规则了你

正文 第8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1811:34:54

    作者:众鸟飞离回复日期:2011-01-1810:54:10

    要起程去上海了,我会去上博看看,领略一下小石头说的古董艺术品的魅力啊!

    ==================================================================

    嘿嘿。晚一点,或许会擦肩而过。

    好东西很多,但,推荐这件——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小蛮腰”青铜觚这个器形。

    殷墟晚期.觚.FGLD.上海博物馆藏

    2011-01-1812:02:29

    作者:ai叶墨回复日期:2011-01-1810:52:01

    《蓝宇》中也有讲?GOD我怎么看的电影,为神马我不记得,掩面

    ============================================================================

    你可再看看。很明显的。

    注意,还有一个细节:蓝宇到陈捍东家过春节的时候,(剧情大概在15分钟左右)捍东的母亲说了一句——“别干坐着,去把那套斗彩杯拿下来,一会喝茶好用。”

    “斗彩”这种瓷器,彩瓷中继珐琅彩后最为名贵,明成化最佳,清雍正最好,不敢猜测这是什么时期的,(我想是清乾隆时期的最有可能)但总之很名贵。能用这样的杯子喝茶的。陈捍东家是什么背景?后来又是如何得到那个“清场”的消息的?

    《蓝宇》这片子,远不是因为同志题材,才禁映的。

    2011-01-1812:07:33

    作者:滥竽充数的演奏会回复日期:2011-01-1812:02:29

    作者:ai叶墨回复日期:2011-01-1810:52:01

    《蓝宇》中也有讲?GOD我怎么看的电影,为神马我不记得,掩面

    ============================================================================

    关于这个“斗彩杯”,这片子中对话中出现了五六次:

    开始是捍东母亲让捍东的妹妹去拿:“可别碰着了啊”。

    捍东妹妹不愿意,让蓝宇去拿,捍东拦住了,说:“别瞎闹啊,他知道什么是斗彩啊,呆会儿给老太太砸了,我可赔不起啊。”

    后来又让捍东的弟弟卫东去拿,卫东怎么说的:“年年如此,每次都让我一个人冒这种险。”

    关锦鹏在整个电影中对话都很简练,唯独对这个“斗彩杯”来来回回着墨这么多,牵扯到这么多人。

    这片子,远非“同志”题材那么简单啊……

    2011-01-1813:32:36

    发一篇涂鸦的文,随便扯扯。欢迎拍砖——

    蓝色宇宙——《蓝宇》中“同志”外的世界

    是同志都知道蓝宇。

    其实一直想就这个电影写点什么。

    《蓝宇》是我真正意义上看到的最早的一部同志电影,大约是2001年吧。比杨凡的《美少年之恋》还要早。

    大家都知道这片子捧红了刘烨,又让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这首老歌火了一把。刘烨在片中把“蓝宇”那种质朴纯情坚定眼神饰演的很到位了。当然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蓝宇”,也有人对影片选角颇有微词,比如阿KENTH就不喜欢。

    但,这些不是本文扯的主要内容。

    我在写这文之前到百度百科去搜了一下,意外的是,居然对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个背景有无避讳的涉及,而且剖析的还颇为详细……

    这才有了这让公开发出这篇文的勇气。

    这样也好,有些东西就不用我再啰嗦的扯了,大家可直接去百度百科搜索。

    撇开那个未删节版本,就拿这个网上普遍流传的1小时24分的版本来说。这个片子当年能得金马大奖,并在国际上声誉不错,难道仅仅是因为选了“同志”这个讨巧的题材剑走偏锋吗?这个由关锦鹏、魏绍恩、张叔平联手制作的小众电影,其细节到底包含了多少用心?

    小说原文叫《北京故事》,好像也叫《北京之秋》,我在北京过过秋天的,那种……不知怎么形容,我觉得北京最美,最有感觉的是秋天。这使得我颇为疑惑——关锦鹏魏绍恩的一班港人制作班底是如何把握这个“北京秋天”氛围的呢?

    当然,他们给这片子定了一个基调——蓝。

    尤其是影片处理陈捍东的办公室,蓝宇的小窝,这些地方,其色调都是灰蒙蒙的蓝色。

    我不是电影制作科班出身,但和知己都爱看电影,常窝在一起就喜欢的片子一遍遍细看每一个构图剪切,细听每一句对白。蓝宇这片子,我们一起就看了不下五六遍。所以,这文中的一些内容也有知己的功劳。

    这文不扯构图,剪切这些电影专业方面,只提,涉及那个背景的几个细节。

    一:“斗彩杯”

    我想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个细节。

    情节进行到15分钟左右,陈捍东让蓝宇到自己家过年。那是一个老北京的四合院。

    注意:

    陈母出场第一句台词是什么——“别干坐着,去把那套斗彩杯给拿下来,一会儿喝茶好用。小心别碰着了啊。”是对着捍东的妹妹说的。

    捍东妹当然不愿意,让蓝宇去拿,捍东立刻拦住了——“别瞎闹啊,他知道什么是斗彩啊,呆会儿给老太太砸了,我可赔不起啊。”

    捍东是个老板,纨绔子弟,出手阔绰,不拘小节,却那么介意这对斗彩杯。

    接下来是捍东的弟弟卫东回来了,陈母又让小儿子去拿——“洗把脸去,再去把那套斗彩杯给拿下来,小心别碰着了啊。”

    ‘小心别碰着了啊’!又强调一遍。

    卫东没办法,只是去拿,但是嘴里怎么抱怨的——“每年都让我冒险把那破玩意搬来搬去的,又不是没别的用。”

    “斗彩”这种瓷器,彩瓷中继珐琅彩后最为名贵,明代成化朝最佳,清代雍正朝最好,个人不敢猜测陈家的这套斗彩杯这是什么时期的,但是斗彩成套,又被如此珍视,我想是清乾隆时期的最有可能。但总之很名贵。能用这样的杯子喝茶的……陈捍东家是什么背景?后来又是如何得到那个“清场”的消息的?

    魏绍恩关锦鹏在整个电影中安排的对话都很简练,唯独对这个“斗彩杯”来来回回着墨这么多,牵扯到这么多人。

    这就隐隐点出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陈捍东的家庭背景,后面将要发生的事,已经电影制作者本身对某些事情的态度了。

    二:“刚要出门,就出了点事”

    这是捍东的妹夫大宁进屋坐定后,说的一句话。大过年的,刚要出门就出了点事,这样的家庭,妹夫自然也不是一般的角色。“出了点事。”出什么事了?

    紧接着,妹夫大宁和陈捍东聊天,说出了那句大多数人对这电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话——“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想想,这话是谁的口气味道?熟悉关导的人都知道,这位细腻的GAY导也是个红迷。

    那么那对“斗彩杯”的对话情节的安排?果真是空来一笔吗?当然不是。前面我说过,红楼中妙玉饮茶那段“那对成窑的杯子别收了,搁到外面去吧”,成窑五彩就是后来被称为的“斗彩”。

    这段安排,不是我的杜撰,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关锦鹏魏绍恩也默认这个映射的,只是被打趣太隐晦,没人看得出来,只能自娱自乐了。

    三:“今天晚上要清场了”

    转眼从春节到了夏天,情节进展,各自酝酿着自己的前因后果。

    陈捍东抱怨空调坏了没人修,下属进来解释:“这几天又闹罢工又闹什么的……”陈捍东说:“全首都的工人都死光了?”

    看来,春节时候妹夫大宁口中的“出了点事”,这个点事,已经是大事了。

    镜头切换,大宁来找陈捍东——“来捎个口信,你要不在就算了,这事,电话里没法儿讲”。

    点了一口烟,终于说出那句话——“今天晚上要清场了。”

    种种迹象,伏笔,矛盾终于激化了。

    大宁还告诉捍东,他在广场看到蓝宇了。

    四:X月四日,凌晨四点半。

    光影交错,处理的很隐晦。

    接下来是酒店里捍东和蓝宇相拥,蓝宇撕心裂肺的哭声,没有一句对白。

    在后来,捍东要结婚,不要他了的时候,他也没哭成这个样子。

    这个柔韧坚强的蓝宇,为什么在这晚,哭得如此撕心裂肺,他经历了什么?

    画外音出现——“X月四日,凌晨四点半”——

    先扯到这儿。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