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别装了,再装——潜规则了你

正文 第6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下午这些关于M项目的资料就递上去了。

    第二天就有了批复——确定的打了√,拿掉的打了-,待定的打了O。

    陈和MICHAEL共同的署名。

    呵,手起刀落直接-掉了百分之五十。我关注的颜色釉/单色釉类,乾隆的,全-掉了。

    看着这第一轮的结果,我喜忧参半,喜的是,如果非要删,我倒也认为首先应该删乾隆的;忧的是,其它的,我认为还好的,也全打的是O。

    第三天上午重新整理了又递上去,下班前就批复了。又-掉了这剩下百分之五十的三分之一。

    我又是喜忧参半,-掉的确实还是我认为该-的;我认为该留的,统统还是O。

    看看这项目的预算,再看看这批复的效率,最终的生死去留怕就在明日了。这些东西,哪些会留下,哪些哪来哪去,也就明后天了。我开始琢磨着这么跟行家们解释……

    阿Q精神派上用场,反正去留也不是我的,关我鸟事。

    下了班跑到白楼后面的小花园抽掉半包新买的红塔山,胸中说不清道不明的郁闷仿佛也随着这缕缕青烟飘渺……消逝……

    要是这个“单色釉系类”吹了,我就,真的去把头发剪了吧……

    扔掉最后一根烟头,回到楼上,往她办公室方向看了一眼,门关着的,不知她还在不在。我摩挲着手机,又不淡定了。是不是在这最后的时刻……再和她谈谈?

    我揣着这个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遏制的想法踱进库房,想理理思路。木木然的,把所有剩下的被打了O待定的单色釉“点心”们全部搬了出来,又整理了B区的陈列架,调号光线角度,戴上白手套,拿出专用的软棉布轻轻的擦拭它们的表面,然后一个个码放好。明天以后,怕是你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陈列,又是一门学问,尤其是这单色釉的陈列,色彩、器形、如何搭配才是最佳的视觉效果?……我精心的调配着,像摆放博物馆的展柜一样。

    心里很静。

    不知过了多久,好像也不纠结是不是要找她,是不是要跟她再说什么解释什么争取什么了。能与它们相对,经历这一番,难道不已经够了吗?

    看着这些或延续了赵宋以来所推崇的“一色纯净、质朴自然”审美典范的,或融入了康雍以来宫廷学习“西洋风”见地用心的,或代表了当年御窑场登峰造极工艺水平的……“小点心”们。

    心里很静。

    “还没走呢?”一声很轻的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有些恍惚的回头,库房的门没关,看着她倚着门框站着。和那晚没理我径自下楼时一样的打扮,白色休闲衬衫,米色V领毛衣,一手端着瓷杯子,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的外单色内白色的杯子,MICHAEL没用,可是她用。另一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

    “就回去了。”我转着头,身体都没完全转过来,机械的答了这一句。

    我们补上了那天的那个沉默。

    她没说什么,眼光绕过我,看着这些被乖乖码放好的“小点心”们,走了进来,放下手中的杯子和文件夹,双手环抱,站在我旁边。

    “最近辛苦了。”她看着这些“小点心”们说。

    我手插裤兜,哑哑一笑:“应该的。”

    她转头看看我,收回目光,点头笑笑。

    我们就这样并列站着,隔着一米左右的距离,静静看着这些“小点心”们……

    头顶是库房如白昼一样明亮的灯光。

    自然而然的沉默。

    是不是该说点什么?正思量着如何张口……

    只听她轻轻深吸了一口气,走上前去,拿起桌上我摘下的一只白手套,套在她自己纤细的右手上,捏住一只苹果绿釉小碗的口沿,翻过来看看底……放下……又捏起一个天青釉小碟,看看款,放下……又拿起豇豆红釉的水盅,看看,放下……

    这是复查作业吗?我看着她专注的目光,轻盈又老道的手法……脑子里白白的。

    “石茗。”她放下手上正在看的珊瑚红釉小盘,眼光依然在这些小点心上。

    “哦”,我应了一下。

    “你……去我办公室,打开……还是上次那个抽屉,里面有个锦盒,把它拿过来,好吗?”

    “哦,好。”

    好吗?举手之劳,有什么不好的?这个语气让我楞了一下。我应下来,转身出库房去她办公室。

    门是虚掩的,大灯开着,宽大的办公桌上还摆着看了一半的文件、图录什么的,看来她刚才是直接从这儿过去库房的。

    我走到办公桌后面,拉开“左边第二个抽屉”,木质的把手温润依旧,拿出躺在里面的小锦盒……好像似曾相识,但是这种锦盒过手无数,都差不多。

    又好像是……

    啊?!难道真的是?!我心里狂跳,很想打开,又有点怕打开。合上抽屉,走回库房。

    一路拿着它,仿佛有千斤重压得抬不起手,又仿佛飘忽的感觉不到它的重量。

    回到库房,看见她搬了椅子坐在陈列架旁,静静对着这些“小点心”们,长发散散垂下遮住了她的侧脸,神情专注好像没有留意到我的归来,又好像是即使留意到了也觉得没必要说什么的样子。

    我注意到陈列架上的格局已经变了,只留下了……我快速的默数了下……十八种釉色,加上成对的,一共是……二十八件。

    分别是:甜白、牙白、奶白,豇豆红、抹红、淡描红,葱心绿、湖水绿、松石绿,天青、粉青、苹果青,柠檬黄、娇黄、鹅黄,洒蓝、宝石蓝、青金蓝。

    器形涵盖了小碗、小盘、小碟、水盅、柳叶瓶、太白尊……

    这是她的……选择?

    一个个原本就或小巧可人、或素雅端庄、或鲜亮娇嫩、或静穆深沉的小东西。被她重新搭配得,越发深浅变化、丰富斑斓,而且,互相映衬出一种韵律美。

    点心虽好,未必能当正餐。

    如有这样的“点心”,不吃正餐又何妨?

    “打开看了吗?”她转过头来望着我,摘掉了眼镜,目光有点朦朦的。不知道她是多少的度数,又能看清我几何。

    “没。”我答。让我拿过来,没让我看,我自然不能看。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打开看看吧。”她收回目光,继续看着这些被她重新挑选排列过的“小点心”们。

    我甚至想晚一点打开,再晚一点,因为,我已经猜到了。或者说,在看到这个锦盒的时候,我就有种莫名的预感。

    胭脂水釉——始于康熙末期,精于雍正一朝,釉水是以微量“金”为着色剂,在窑炉内经800摄氏度左右低温烘烤而形成的发色,“華貴明妍,嬌嫩欲滴”。

    她把这对小杯子轻轻放在了预留给它们的位置上。这个系列,十九种釉色,三十件器物。

    这是幸福的一刻,无论何时想起,都值得回味和纪念。周先生拥有了这些物品,而我们,拥有了这个时刻——

    M项目相关OVER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