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网王)那一缕清音

正文 比赛(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柳生音和川田秀子在后台做着准备,成败在此一举了。柳生音看着有些紧张地川田秀子,安慰着:“不要怕,你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至于台下的人就把他们全都想成萝卜白菜就行了。”闻言川田秀子笑了起来,绷得很紧的情绪得到了缓和。

    “16号川田秀子!”

    听到主持人叫到川田秀子,柳生音给她一个鼓励的微笑,示意她上台。川田秀子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又睁开,迈步走向台前,破釜沉舟,成败就在此一举了,硬着头皮上了,拼了!柳生音躲在前台的帷帐后面,看着川田秀子的表演。

    比赛的第一场是茶道表演:

    穿着和服的川田希子目光平和,平视前方,敛眉微笑,手很稳地端着托盘,肩膀也不敢晃动一下,纯粹用腰部力量,借助身体的前倾姿势,将托盘呈献给评委点评。

    放置着满满的用品的的盘面上有很多的细小的方格缝隙,下面又有一个类似于抽屉的低托和有缝隙的盘面构成了这个托盘,盘面上的缝隙是用来滤水的。托盘上摆放着一个巴掌大小的茶壶,一个茶盏、几个龙眼大的小茶杯、一个敞口一侧有嘴的大些的茶杯、几个小碟子、还有一个竹筒,竹筒中放着几只竹夹……

    将托盘上的物品给评委观看过后,开始列具,所谓“列具”就是摆放茶具。素手一挽,拿起竹夹,开始慢声细语地介绍起来:“这是竹夹用来夹杯洗盏……这是陈放茶叶的茶海……这是闻香杯……”将茶具一一介绍后放下。

    随着川田秀子的动作,一溜汝窑薄胎瓷盏映照着明亮的灯光,竟是白的近乎透明,摆在桌案上。案上架着一只红泥小炉,安旁一只三鼎香炉袅袅的冒着青烟。

    其实茶道一般所用茶碗盏色皆为青黑,今日换成白瓷柳生音乃是不得已。因为考虑到川田秀子的茶道并不娴熟,再探听到比赛时选用的茶叶乃是绿茶,才想到用白瓷衬托汤清茶碧,希望在“茶色”上能够赢得一点分数。茶道随着时间的变化也逐渐有些改良,今日比赛用白瓷也勉强说的过去。

    川田秀子轻轻捧下红泥小炉上瓦鼎,掏出几个松果放入炉中,复又置好汤鼎,然后开始炙茶、碾茶、罗茶。这时,细小如茶壶的汤瓶内水煮至二沸,川田秀子用柄杓舀出滚热的水冲刷茶杯——这叫“盏”,即用沸水把茶盏预热,在茶道的里称为温杯。

    再将茶海中的茶叶取了一半放入那小茶壶,高高持鼎从高处向茶壶里注水,这里注水要壶中的水是**分满,多了盖上茶盖就会有水溢出,少了分茶时就不够了。可是川田秀子注入的水太多了,不必盖盖就已经有水流了出来。躲在后面的柳生音看到这番景象不禁蹙眉,川田秀子似乎并没有受到这一幕的影响,继续做着下面的动作,她面色沉静地盖上壶盖,再在壶外淋了一圈开水,稍微闷上一会后将茶水倒入那敞口的茶杯中,然后分到了各个小茶杯中。接着又用竹夹夹着小茶杯转了转洗了洗,倒掉。这是洗茶,因为茶叶在采摘制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杂质肮脏,这一洗一来干净得多,二来也去了茶的冲性,让茶更醇和悠远。所以品茶也有种说法,叫做头道水二道汤三道四道是精华。

    而后开始置茶,洗茶后,再冲入少许沸水将茶叶调成膏状——这叫调膏。而后开始冲点击拂,即一边冲沸水,一边用茶筅击出汤花。茶叶沫磨得很细,少许水一冲,茶汤便成为一种类似咖啡状粘稠物,用茶筅一搅,稠茶汤给茶盅镀上一层色彩纷呈的膜,仿佛是水墨画——这就是“汤花”。所击出的汤花又称“饽沫”,要求“色白、行美、久而不散”。

    川田秀子将茶壶略顿三次(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将茶水倒入一个圆筒形的小杯子。然后将一个小茶杯倒扣在那装有茶水的杯子上。手掌一覆,两个茶杯就倒了个位(鲤鱼跃龙门的手法)。接着她将茶杯放在一个小碟子上送到了各个评委的面前。

    评委将闻香杯轻轻侧提起一角,哗!那闻香杯中的茶水一下字流到下面的那个龙眼大的小茶杯中,一滴不多,满满流香。

    评委将掀起的空闻香杯双手合并夹于掌间,深深的吸一口气,体会茶香……

    川田秀子拿起茶杯,右手拇指中指轻抚左手中指轻托,双手若兰花,抬起那一盏仿若玉砌乘金的绿茶,再递给评委请其品茶。

    柳生音看着川田秀子表演完毕,轻舒一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一点了,真比她自己上台表演还要紧张。表现的还算不错,虽然中间出现了一点小插曲,可是并没有怎么影响到后面,还算是流畅地把这一整套动作给表演下来了。至于动作是不是优雅有气质,就不再考虑的范围内。要想茶道表演熟练、出气势来,那就得下功夫多练习了。一举一动透着一种骨子里的幽雅和柔美,呵呵,没个几年时间的浸泡,那是出不来的。这些参加比赛的各个人选除了川田之外哪个不是一天练泡茶就要要练上好几个时辰。要做到一种极至的优雅和品味,达到清雅的境界没有十几年的功夫完全浸淫其中,更是不可能的。

    为了这场比赛柳生音也是煞费苦心了。特训期间为了让川田的礼仪姿态更上一层楼,川田希子的两腿白天黑夜都绑在一起,就连睡觉都不松开。为了达到穿和服小碎步的要求,两只脚也用绳子困在了一起,挪动距离方寸之间,脑袋上顶着一摞碗专门练习走路。一个多月下来还真像了那么一点样子。

    饮茶,是谓一观,观茶汤色;二闻,体茶香;三品,品茶百味。因为为了比赛的公平性,茶叶是大会提供的,不能想办法,除了在茶盏的颜色上想了办法,就连烧茶的炭火用得都和别人不一样,选用的是松果,在燃烧时能够发出淡淡的松香。比赛前曾经试验过,这种香气淡的不易察觉,可以对于品辨茶香时还是能够帮上一点忙的。茶色和茶香都“做了手脚”,就剩下茶的味道方面了,这些裁判都是浸淫茶道多年的行家,要想让他们满意的话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了,就算苦练多年也不一定达到他们的标准。何况对于茶味道细微的差别柳生音都无法辨识,在这一点上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川田的号码不错,三十几名参赛选手中排在中间。既不会因为靠前评委没有办法依据选手的水平制定评判标准,而可能会依着他们自身的水平来评判;也不会因为靠后,评委品评过多,感官的灵敏度稍显迟钝。

    第二关插花比赛:

    插花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故称其为插花艺术。插花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为它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溶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因此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要想完成一个好的作品,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创作出与观赏者心灵上产失共鸣的作品。

    随着舒缓的音乐,川田秀子抱着一束含苞待放的昙花上了台,随着“咔嚓”“咔嚓”的剪刀声,最简单的不对称直立型插花完成了。

    看着黑色土陶瓶里的花,向日岳人不客气地嘲笑着:“就这水平还比赛,没有比例,没有丝毫层次感,缺乏协调感,真是丢人!”迹部和忍足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中都表现出这个意思,一旁的慈郎一边打着瞌睡一边吧唧着嘴:“小音的这个徒弟真笨,我不要看了,还是睡觉好了。”趴在桌上大睡。

    “难看死了。就是这种水平呀,这种粗俗、幼稚的作品怎么好意思向大家展示?那个还不下台在台上乱蹦什么?”这边切原也同向日岳人一样发出批评。

    日本的花艺依不同的插花理念分为松圆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流派。虽然是不同的插花风格但都要求插花作品在视觉上要引起观赏者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如果是两个水平相差无几的作品放在一起评判的话,评论者的个人偏好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对于花的姿态、神韵加以挑剔,让你没有办法反驳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很明确的准则来衡量。可是对于川田秀子的小儿科般的作品,根本不需要挑剔,一目了然根本就是太次了。

    就在大家都在觉得这花插得乱七八糟的时候,台上含苞待放的鲜花突然发生的变化,在大家的瞩目下,慢慢地绽放开。昙花翘立在秤钩状的暗红色枝梗上端,而枝梗长在波状叶的凹处。花朵外围细细的紫红花瓣一层层立起,再慢慢地张开,铺展成新的花朵,花朵中央伸出数十根纤细透明的花蕊。已绽开的昙花花朵呈乳白色,花瓣层叠排列,朵朵花瓣饱满而晶莹,就像吸足了水。随着昙花的开放,阵阵暗香借之挥盈开去。

    看着眼前展现的这一幕,不管是观众席还是裁判都沸腾开来,谁都不会在意这花插得如何,大家全都被昙花的瞬间开放吸引住了目光。

    柳生音看着众人的反应,释然一笑,成功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