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启示录1904

正文 第三十四章 功成,归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哈罗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启示录1904在线阅读跟TXT下载!

    ****www.hellodba.net    几天后,大西洋上驶往美国的一艘客轮上。刘邦国静静的站在船头,眺望着蓝天碧海。他似乎很喜欢像这种站在船头上的感觉,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习惯性的来站一站。静静的看看大海,以清醒的大脑想一想心中的事情。

    时间的齿轮已经转到了1905年的五月三日,刘邦国也结束了各国的旅行,登上了回美国的客轮。欧洲诸事已毕,他自然没有再继续待下去的想法。

    “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天天站在这里不怕晒黑么?”欧阳芷晴温柔似水的声音在他背后轻轻响起,惊醒了正在思索的刘邦国。

    轻轻一笑,刘邦国慢慢转身凝望着眼前的这个女孩,好像不管心中多么的烦闷,只要看到她,心中便是一片宁静。

    “我倒要在这里看一看,前面到底有什么样的风景把你迷得抛下我,天天独自一个人站在这里!”欧阳芷晴有些不满的白刘邦国一眼说道,红润的嘴巴也微微的翘了起来。

    听到她不满的怨言,刘邦国不禁哑然失笑。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牵过她的小手,将她朝自己拉了过来。揽着她纤细的腰肢,扶着栏杆站在船头的小平台上说道:“你不觉得站在这里,看着辽阔的大海,享受着海风拂面的感觉很好么?是不是有种心情激昂,胸怀天下,舍我其谁的感觉?”(没试过的童靴,有机会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你知道么?你身上最能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种气质。”感受了一会这种温馨的气氛,欧阳芷晴转过身来,背靠着栏杆看着刘邦国的眼睛说道。

    “还有,你德国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不等刘邦国说什么,她就轻声问道。

    “德国···”

    在德国,刘邦国跟施里芬谈了将近一下午,所有的条件已经摆明,一向雷厉风行的施里芬也犹豫了。这件事情所牵扯的方面太多,就算强势如他,也不敢轻易地决断,而是让刘邦国先回去等待他的消息。

    这一等,却让刘邦国整整等了四天多的时间。也由此可见,此事在威廉二世强势领导下的德国高层,也是分歧很大。而事实也是如此,自施里芬将此事反映给德国高层之后,包括威廉二世在内的所有人都很重视此事,有鉴于英国给德国带来的军事压力,于是合作成为了基调。

    但是在谈到具体的合作方式的时侯,几人的意见方面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第一个问题就是德国在远东的利益,如果合作,那么刘邦国一旦成长起来必然会对德国在中国甚至亚洲的利益产生冲击。第二个问题就是是否支持刘邦国在中国建立势力。如果支持,德国跟刘邦国结为盟友,他将会为德国抵御很大一部分的压力,特别是来自俄国和远东英国势力方面的压力。当然,这个问题暂时还不必太深入的考虑,毕竟刘邦国现在还没有达到那个标准!

    然而,这些东西都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却是技术输出方面,是否为刘邦国输送三涨论及技术和建造军舰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如果输出了这些,那么将会是对刘邦国实质性的资助,这个险,他们不敢冒。

    对此小毛奇反对意见最大。这对于这个处处谨小慎微的人来说,不管做出任何一个哪怕再小的决定,他都会思虑再三,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轻率,更何况是这种关乎一国走向的事情。

    但是伯恩哈德·冯·比洛(BernhardHeinrichKarlMartinvonBülow又译皮洛夫,时任德国总理)对此却是极为支持,这位极为推崇对外扩张主义的德国政治家,曾于1900年至1909年间任德意志帝国总理。他未能抑制德事集团的形成,被认为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部分原因(至于他是故意纵容还是其他就不得而知了)。

    1870-71年普法战争期间,他服役于德军;之后在位于各个欧洲国家首都的德国领事馆任职;1900-09年,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为帝国第四任总理。他的外交政策,尤其是1905年公然挑战和法国的摩洛哥危机及1908年支持奥地利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的行为,令德国更加孤立。

    这种经历让他对能加强德事力量的事情趋之若鹭。曾有名言揭示20世纪初德国的对外扩张政策:“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正是有他和施里芬的极力支持,才压下了小毛奇的反对意见,让威廉二世最终同意了这份计划。事实上威廉二世对于这件事也是倾向于同意的,这个有些自大的大胡子皇帝自从看到刘邦国带来的无畏号数据资料后,还有能与之对抗的国王级战舰设计图的时候,在他的内心里已经有些意动了。

    只是还没到他发言的时间,所以他也只能在高位上听着自己这几位臣子的扯皮。看到小毛奇等人的反对被施里芬和皮洛夫压下,就迫不及待的开口答应了这件事。

    施利芬曾说过,统帅不是任命的,而是天生的!——这句大话是施利芬针对自己说的。小毛奇一直觉得自己生来就不是当统帅的料,他像决定1866年时的奥地利命运的总司令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一样,对自己的任命顾虑重重。在皇帝面前他恭顺得像一个小兵,然而,小毛奇在与皇帝的交往中要比他的先辈们精明得多,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盲目顺从的士兵,也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宫廷侍臣。

    他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使皇帝及其侍臣们为之瞠目。他接受这一职位的前提是,自他上任之时起,皇帝不得介入任何军队指挥问题,包括总参谋部的大型图上作业或皇家演习。这大大出乎威廉二世的意外,没想到这个“尤利乌斯”(即古罗马独裁者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威廉皇帝习惯这样称呼小毛奇)竟然以这种方式将他逼进死胡同,但他还是屈从了。

    可是,小毛奇对于施里芬的态度却完全不同于像对威廉二世的那种强硬,而是在他面前几乎是无条件的顺从。他可以反对皇帝的决定,但对于施里芬却是无计可施。再说,他此时还不是德国总参谋长呢,所以一看到施里芬表示同意,他才马上就闭嘴不在发表意见。

    最终,威廉二世大手一挥,表示除三涨技术不能交予刘邦国,让他换别的条件外,其他的事情皆可同意刘邦国的建议。并命令这次的事情,仍由施里芬前去与刘邦国联系谈判。

    施里芬的军人作风也使得谈判极为顺利,几乎是直接将话说到明处,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废话就与刘邦国谈妥了各项事宜。

    第一,刘邦国向德国无偿的提供完整的潜艇设计图纸,在潜艇的研制与建造的过程中,可以有刘邦国的人前来参与,但不能太多,预定人数为三百五十人。刘邦国有权利向德国下订单购买潜艇,德国有义务向刘邦国销售潜艇和培训舰员。

    第二,刘邦国以雇佣的形式,来接收前去帮助德国的陆军教官。人数同样定为三百五十人,时间期限是五年。在这期间,这批教官将服从刘邦国的安排。他们的的薪水则由刘邦国独自支付。但德国本土一旦发生战争,德国有权利撤回这批人。

    第三,刘邦国向德国提供国王级战列舰的设计图纸,以及英国无畏级战列舰更多的资料。德国不会提供三涨轮机技术给刘邦国。但作为补偿和交换,德国可以在刘邦国需要的时候,向他提供全套的轻武器生产线;速射炮生产线还有水压机技术。另外就是造舰的问题,德国方面同意给刘邦国建造国王级战列舰,但要求刘邦国有合理的借口才会开工。

    第四,德国会在刘邦国需要的时候,视情况向他发起政治声援。但德国不会在刘邦国没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做出这种声援,却同意在私下里向他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这份算得上是秘密协议的签订,让刘邦国有些偷笑不已。这件事情看似刘邦国吃了大亏,德国占足了便宜。可事实上,有些东西却不能用普通的眼光去看待,更不能用一般的心思去理解。

    首先,潜艇技术刘邦国就算不跟德国合作,他们一样可以再不久之后研发成功。而对于刘邦国却有不一样了,他有这些技术,却没有任何条件去真正建造。等他有了条件去建造潜艇的时候,估计黄花菜都凉了。跟德国合作,一则可以尽快的培养建造潜艇技术的人才,二则能尽快弄到一批潜艇,快速的培养这些操作类的人才。

    然后是国王级战舰的问题,将这份资料交予德国,他本来就没按什么好心。就算白送他也会干,更何况还有那么一份订单在呢。

    至于三涨技术,刘邦国并非真的想拿到手,他做的只是漫天要价罢了,那两套武器制造生产线在刘邦国的眼中可比这项技术实用多了。

    PS:收藏已经九百六了,马上破千!分类推荐也开始了,求推荐,求收藏!!!www.hellodba.net!!!!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