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乱世女皇

正文 42第四十二章心力交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乱世女皇最新章节尽在

$淫荡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    “去吧。/非常文学/”陈梓坤沉声说道,她站起身,慢慢地踱着步子。她的目光停留在墙上的那幅《天下山水图》上。

    萧舜钦看着她这副心事的神态,脚步不由得微微顿了一下,他的眸中飞快的闪过一丝迟疑,随即他又摇摇头,头也不回的走了。

    陈梓坤仍像木雕一样的默然思索。房中的空气像凝固了一般,十分压抑。李思原迈着轻微的碎步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他轻手轻脚的倒了一杯热茶双手捧上,语气轻柔的说道:“大王,您喝杯茶润润喉吧。”

    陈梓坤缓缓回过神来,她接过茶杯,握在手中,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冬天快来了!”陈国要怎样熬过这漫长的冬天还有春天?

    一连数日,陈梓坤在书房中不断的召见各位大臣。虽众说纷纭,却无什么长策良计可行。战事也陷入了僵持阶段。陈晋边关,陈魏边境,双方都在紧张对峙。魏晋联军偶尔进攻几回,大多数时候是围而不攻。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前方战场。

    巨大的消耗让人怵目惊心。魏晋两国还故意封锁了边境贸易,两国粮商不准入晋。

    又过了三日,陈梓坤终于开始发出了入冬以来的第一道诏令:“国府向百姓借粮,家有余粮者借粮给国府,由国府发给凭证,待来年五月国府还给百姓。此次借粮行为,纯属自愿。各级官府不得强迫。”诏令一经传出,像一块巨石入水,当下激起了千层波浪。国府像百姓借粮而不是征粮,这倒是稀奇事。一时间市井百姓议论纷纷,分布在陈国各个角落的探子也纷纷传信回去。晋王袁麟接到信息后,与大臣们相视而笑:陈王此举足以证明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诏令下发后,倒也有许多百姓踊跃借粮给官府,有的人家甚至节约口粮支援国家。但也有很多富商大户或是无动于衷或是只借极少数一部分。陈梓坤收到各级官署的禀报后,不由得大发雷霆。

    “怪不得古人说,为富不仁。看看那些节衣缩食的百姓,再看看这些人!郑喜王庆,你们亲自宴请这些富户大商们,再把这些邸报拿给他们看!再不行,本王亲自宴请他们!”

    文杰忙插话道:“大王,您在诏令中说的是自愿借粮。他们正是钻了这个空子,若是斥责太过,怕是适得其反。当此非常时候,国内千万不能生乱。”

    陈梓坤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她沉重的叹息一声:“那你说该怎么办?”

    王庆躬身说道:“这宴还是要摆的,小的会委婉的跟他们说明情况,这帮人都是人精,一点就透。大王暗地里再许点好处。自古商人地位低贱,大王可尊其名,虚其位。反正也不浪费什么。”

    陈梓坤点点头:“好,王庆你们赶紧会商一下,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立即颁行。”

    王庆声音响亮的答道:“遵令。”

    文杰又赶紧拿话宽慰陈梓坤:“大王,如今这些粮食够支撑上一阵子了。其他的我们再慢慢想办法。天无绝人之路,大王千万要爱展惜金体,不可过度操劳。”

    陈梓坤微微一笑,打量了一眼文杰,感慨的说道:“本王无事,这点风浪算什么。倒是你,也要注意身体,你可是寡人的左膀右臂。”

    文杰心里一热,一脸感激的说道:“谢大王关心。臣撑得住。”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进来禀道:“大王,太后在颐养殿等您,说是有事相商。”

    “马上就去。”

    陈梓坤又跟文杰交待了几句,便起身去颐养殿。

    进得殿中,太后的贴身宫女春草笑着迎上来道:“太后在暖房等候大王。”陈梓坤略一点头,大步走了进去。春草招呼几个心腹宫女站岗:“百步之几不许留人。”

    “母亲,您找我?”陈梓坤一看到母亲的面孔,不由得放松了许多。

    文丹溪拉过女儿,细细打量一番,心疼的摸了摸她的脸颊说道:“又瘦了很多,你小时候可是个小胖妞。”

    陈梓坤嘻嘻一笑:“瘦了正好。像娘亲这样苗条轻盈才好呢。”

    母女俩闲叙几句,文丹溪敛去笑容,肃然问道:“国库中的粮草还得支撑几时?”

    陈梓坤怕母亲担忧,只得撒谎道:“母亲无须担忧,库粮支撑到明年麦收不成问题。”

    文丹溪淡然一笑:“若果真如此,你为何还要向民众借粮?果然是翅膀硬了,连娘亲也敢欺骗!”

    陈梓坤见瞒不过,只得实话实说:“怕是连这个冬天都难过。”

    文丹溪早有预料,面上无丝毫惊讶:“这下你该知道治理国家的难处了吧?稍有不慎便有倾颓之危。”

    陈梓坤神色黯然的点点头:“女儿知道了。”

    “好了,娘今日找你来不是单纯责备你的。”说着,她从桌上拿起一本册子递给他她。陈梓坤接过一看,当时大惊失色:“母亲,这个清单是怎么回事?”

    文丹溪温和的笑笑:“这是娘为你积攒的家底,从你五岁时就开始了。娘就在凤鸣山的各处山洞中存粮,每隔两年就着人悄悄以旧换新。山上还有几座铁坊,专门打制新式武器。这事就只有我和你爹知道。现在是时候拿出来了。”

    陈梓坤胸中涌起一股热意,鼻头一酸嗫嚅道:“娘亲……”

    文丹溪笑着说道:“这几日你爹爹带着陈六子和贺黑子悄悄的去让人上山运粮,然后再分散到城中各处,省得被人发现。以后该怎么做就看你的了。”

    陈梓坤擦擦眼睛,又重新恢复了昂扬的斗志,她昂首挺胸道:“娘,女儿知道该怎么做。”

    “好好,你快回去吧,还有一堆事情等你处理呢。”

    陈梓坤告别母亲,快步回府。立即召集心腹大臣议事发令。

    “文杰,你速去传令,让天机阁通知前线将领,让他们假装出一副缺粮的样子来迷惑敌人;传令索超,让他做好反攻的准备;陈光,你带领七万大军,秘密开进河津渡口。索超若是开打,你就与他前后呼应,一起夹击晋军。文杰,你和我父王亲率四万士兵再去偷袭魏营……”

    陈梓坤的命令还没下完,就听到侍卫匆匆进来禀报:“大王,崔大人回来了——”陈梓坤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快,去迎接。”话刚落点,忙又改口道:“不,本王亲自迎接。”陈梓坤对文杰等人说道:“方才的诏令先等等再发。”

    “是。”文杰带着几人迅速离开。

    “君上,微臣回来晚了。”陈梓坤刚迈出门去,就见满面风尘的崔博陵疾步进来,他连家都没回,直本国府而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大约三十来岁的男子,生得面皮白净,长身玉立。

    崔博陵连忙介绍道:“这是微臣在出使林胡的途中结识的一个酒友,姓苏名放,字天旷。”

    苏放微微一躬身:“苏放参加大王。”

    陈梓坤面露喜色,热情的招呼道:“敢是崔大人又为寡人请来一大贤,苏先生快快请坐。”苏放道谢之后,从容落座。侍女悄无声息的端上来茶点,崔博陵先灌下一杯热茶下肚,便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国事:“大王,如今国中情形如何?”

    陈梓坤稍一思索,便将近日发生的国中大事简炼的叙说了一遍。苏放和崔博陵两人非常认真的听着,听完,两人一起陷入了沉思。

    崔博陵又问道:“不知公琰有何看法?”

    陈梓坤略带无奈的说道:“先生说了,他只管看病,不管医病。”

    崔博陵先是一怔,尔后突然又明白了什么,他轻轻一笑道:“大王,公琰真是用心良苦啊,他是怕大王养成了依赖之心。所以每逢大事便放手让大王自已做决断,臣等再加以补阙。”

    陈梓坤眉毛一挑,豁然一笑:“如此,寡人真是错怪他了。”

    崔博陵并没有急着发现意见,他拿眼看着苏放,苏放的眉头先是紧蹙再是微蹙最后是全然舒展。

    陈梓坤态度恭敬的拱手说道:“寡人初登大位,年幼无知,请先生不吝赐教。”

    苏放微微一笑,直率的问道:“臣斗胆相问,大王是否心中已有了定策?”陈梓坤略微一怔,思索稍倾,坦然相告:“先生猜得不错,寡人是已有了定策……”接着,她毫不迟疑的将自己拟定的计策和盘托出。

    苏放眼中极快的闪过一丝惊讶,要知道这可是还未颁行的国策,陈王竟然对他这么一个外人和盘托出。能这么做的人不是太轻率就是极有胆略,观其言行可知,她自然不是轻率之人,那么就是后一种人了。苏放在这一瞬间对这位陈王多了一丝钦佩,同时也彻底打消了他的最后一丝疑虑。

    他沉思有顷,捋须缓缓说道:“既然大王下问,臣就说说自己的浅愚之见。”

    苏放先对她的计策评判一番:“大王之策应时而定,若果能实施,效果定然不差。”

    接着他话锋一转:“然而,古语道,骂无好口,战无好战。魏晋两国战力未失,又数倍于我军。我军纵然勇猛无匹,伤亡亦是不可避免。况且,此战若开,我军除了重创敌军外,并无其他利益。反而使魏晋联军关系越发紧密。可谓是伤敌而不利已也。”

    陈梓坤悚然一惊,不禁对苏放肃然起敬道:“幸亏先生及时赶来,否则寡人将铸成大错也。”

    苏放谦虚的一笑,接着侃侃说道:“大王能听进去臣的愚见,是臣之荣幸。三国之中,魏强而陈晋弱。应该是两弱联合对强。只可惜陈晋冲突太多,才导致了眼下这个局面。但魏晋两国也并非铁板一块,古语云,敌无恒敌,友无恒友。魏王好大喜功,贪婪异常。晋王精力善谋,两人之间必生嫌隙。”

    说到这里,苏放特意停顿了一下。

    陈梓坤轻轻叩击着桌案,慢慢说道:“先生真是高瞻远瞩,只是……本王不能久等。陈国如今举兵六十万,每多耽搁一天,陈国百姓身上的负担就重一层。唉……”

    苏放自信坦然的一笑:“臣和萧先生不同,臣最喜欢医病,还喜欢开药方,端看大王用与不用。”

    陈梓坤迫不及待的说道:“烦请先生赐教。”

    苏放酝酿了片刻,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道:“请大王下令河津守军后退二百里,将百姓全部迁往内地。将河津三城拱手让给魏晋两国。臣敢断言不出旬日,两国必起纷争。大王可隔岸观火,然后适时派臣出使晋国,陈晋联合瓜分魏国,问鼎中原,东出天下。这个药方,请问大王敢不敢用?”

    陈梓坤这次是彻底惊讶住了,她曾想过联魏抗晋,也想过联吴对抗魏晋,但从未想过要联晋分魏。更是从来没想到要拱手让出二百里国土,她一向主张寸土必争,寸步不放。这个计策……她需要好好想想。

    苏放接着加了一把火:“大王,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若要取之,必先予之。还请大王明鉴。”

    乱世女皇最新章节尽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