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晚清神捕

正文 第600章 少林寺的武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天津城的城门,特地为李国楼的队伍打开,李国楼的身影就像鬼魅一样消失在黑夜里,一百多名戈什哈沒有跨上战马,而是徒步行走,寒冬的积雪不能阻挡他们前进,晚上去小站镇就是一次练兵。 .

    李国楼虽然沒有身先士卒走在最前面,但他和每一个战士一样,在徒步行走,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刺入骨髓中,在这种鬼天气里走夜路,需要钢铁般的意志,若是身单影孤走在穷乡僻^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壤,随时会倒毙在途中。

    但在群体效应之下,一百多名戈什哈精神抖擞的行军,队伍保持完整的序列,沒有哪名戈什哈喝随身携带的那壶烈酒,嘴巴干了就添一口雪,英雄豪迈的气势,表明他们是一支吃苦耐劳的铁军。

    积雪让地上有些湿滑,队伍走不快,在十几盏马灯的指引下,一百多人一不小心就会摔跤,李国楼摔了无数次,大家彼此彼此,沒人敢笑话李国楼,也沒人來搀扶李国楼,队伍是以作战的模式行军,有探路的前哨,殿后的小分队,作为最高指挥官和身边的战士沒什么两样,李国楼不能走近亮光处,他也不会发布指令,夜战就是各自为战,就看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军事条令苛刻严谨,作为新武军的一员,每个人都要做到为团队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切。

    魏群带着三十多人的前哨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已经走了四个多小时,前面就是一座关帝庙。

    魏群挥动手臂,喝道:“第一小分队给我以作战队形向关帝庙前进,敌人就在里面,全部杀光。”

    “嗷嗷嗷嗷。”三十多名戈什哈來了精神,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从马鞍边抽出带绵套的毛瑟枪,拉动枪栓,子弹上膛,直奔关帝庙而去。

    “哐哐哐。”关帝庙的大门被一群戈什哈用枪栓敲得要倒下了,七嘴八舌的大叫:“快开门,庙祝快开门。”三十多名戈什哈又吵又闹,要把里面的庙祝吵醒,这次李国楼在后面督阵,这些戈什哈还算有节制,沒有踹坏关帝庙的大门。

    此时的关帝庙属于国家形象工程,各地的关帝庙由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占地都很大,庙里有一些房间可以住宿,有客栈的功能,但不向寻常百姓开放,所以看不见车水马龙的场景。

    管理关帝庙的庙祝背后有地方政府撑腰,香火钱不用交税,是一份肥缺,庙祝算是官吏级别,但不拿朝廷俸禄,靠香火钱维持生计,但关帝庙的修葺费用由当地政府承担,地方官对于修葺关帝庙不遗余力,这是关系到仕途的大事,在大清看不见破败的关帝庙。

    寻常百姓不会深更半夜來关帝庙闹事,庙祝带着一个守夜的小伙计,急冲冲往大门口赶,一面走一面叫:“來了,來了,是谁啊,深更半夜不让人睡觉了。”

    庙祝和小伙计携手合作,把横插在大门上的横木抬下,这根横木很重的,非两人一起抬,根本扛不动。

    庙祝才拉开门闩,两扇大门就被一群军士推开,一阵冷风扑面而來,腾地一下庙祝手里的灯笼熄灭。

    魏群犹自不满,喝道:“庙祝怎么这么慢啊,梦游啊。”

    “哦,是军爷啊,半夜三更,不去军营來我们这里干嘛,违反军令是要挨罚的。”庙祝倚老卖老,对这群凶神恶煞的军爷有些怕,但嘴上不认输,他有关帝爷保佑。

    “少他妈的啰嗦,我就是军令,少不了你一文钱,我这里有一百多号人马,不吃你的,有多少炭炉拿來,我们要生火取暖。”魏群大手一挥,手下人牵着战马,跨入大院,军爷就是这么骄横,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想拒之千里,门都沒有。

    “既然军爷给钱,我这就去办,我这里十几只炭炉还是有的,每只炭炉一百文钱,茶水也要收钱的······”庙祝对军爷沒有办法,地方官对于军爷也要退避三舍,既然來了,就把这群半夜鬼上门的军爷当做一门生意做。

    “庙祝,你抢钱啊,哪有一百文钱一只炭炉的,别以为我们新武军是冤大头,我们可沒有常胜军有钱。”魏群爆发强烈不满,军人平时住军营,一文钱也不用花,出门在外也是白吃白住,花钱就是不给他面子,更是让李国楼丢份。

    “那就打九折吧,松糕要不要蒸几笼啊,我这里还有一些小米,小米加玉米、番薯,熬成粥滋味不错,要不要啊。”庙祝好似沒听见魏群的怒吼声,自顾自的推销起各种美食,天津卫驻扎的军队都是有钱的主,军民鱼水情,就靠流动的银子。

    魏群听得肚子咕咕叫,啃干粮当然是必须的,但不吃一顿热食,战士们肚子难受,便道:“庙祝你别说了,你沒看到我们在野外操练啊,就烧二大锅的小米粥,加多点番薯,玉米别加了,我们是一支能吃苦的队伍,不搞奢侈浪费,不许加红糖啊,这会要老子命的。”

    魏群风风火火办事,交代几句之后,就往关帝庙的大殿而去,那里最宽敞,一百多人可以直接席地而坐,在大殿里围着炭炉取暖,军人在庙宇里住宿,大都挤在大殿里,或者回廊的过道里凑合,不会去和主人抢厢房住。

    小伙计抢步上前,说道:“军爷,今晚大殿里有人住。”

    魏群怒喝:“驴球子,谁啊,难道要我们一百多号人挤在回廊里吹西北风啊,他们多少人啊,人不多的话,让他们挪地方。”

    小伙计挤出笑容道:“军爷,他们是和尚,人不多也就二十号人,让我赶出家人,好像不太合适吧。”

    魏群大声吼道:“驴球子,这里是关帝庙,是我们新武军罩着的地盘,你们想不想做生意了,信不信明天我把这里的路全部封了,让你们过年喝西北风。”

    军人和地方百姓闹矛盾,会想出各种阴毒的方法惩治当地百姓,什么封路,半夜拔掉百姓的秧苗,毒死村民的看家狗,幕后都是军官指使的,所以地方官吏对于军队驻扎的防区,都要忍让三分,你不让军人痛快,军人就会把地方闹得鸡犬不宁。

    小伙计机灵得狠,急忙抢前一步,说道:“军爷,我这就去说。”

    不用小伙计去说,大殿的大门哐嘡一声打开了,半夜三更这么大喊大叫,整个关帝庙的人都被吵醒了,住在大殿里的二十个和尚耳聪目明,把魏群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阿弥陀佛,这位军爷怎么称呼,为何要赶贫僧走啊。”一名年轻的和尚唱一声法号,单掌放在胸前向魏群施礼。

    魏群哪肯被人抓住把柄,抬头看向台阶上的几名和尚,辩解道:“这位和尚,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我又不是驱鬼的钟馗,我们人多想让庙祝替我们寻一个取暖的地方,你们人少,理应挪一挪地方,出家人要与人方便,你们师傅沒教过你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吗,这里是凡间,就要按照凡人制定的规矩來,关帝爷可沒有出家啊,他老人家也是军爷,你们说关帝爷帮谁啊。”

    魏群的一番话让沒跨出大殿的一群和尚都露出光溜溜的脑袋,就想看一看谁的嘴巴这么贱,可又驳不倒贱人的话,你看我我看你,一时半会儿,都沒有出声,出山之后,和俗人打交道,才知道俗人不好说话。

    还是这群和尚里面的老大开口:“哦,原來新武军的军爷,就是这副德性,让贫僧好生失望,天下人还以为新武军像戚家军一样纪律严明。”

    魏群大言不惭,回道:“小和尚,你这算什么话,和尚也要拉屎、放屁,我们深更半夜在冰天雪地里,谁可怜过我们,谁布施过我们,庙祝进门就砍我们一刀,我们向谁去喊冤,别以为你头上烧了戒疤就受了天大的苦,我们新武军为了天下苍生,刺刀捅进胸口,眉头也不眨一下。”

    “魏爷,说得好。”紧随其后的三十多名战士,鼓掌相庆,魏群已经得到李国楼真传,就这几句凭上台面的话,离升职不远矣。

    “嗤嗤嗤嗤。”二十名和尚发出冷笑,不屑于听豪言壮语,一名瘦削的和尚说道:“就只会说大话,拿着烧火棍吓唬人而已,有种驱逐洋人,还我河山。”

    阿里郎已然走近,昂头挺胸看向台阶上的那群和尚,反唇相讥:“痴人说梦话,想做英雄的人都是照本宣读的酸儒,要不就是躲在租界里狼子野心的卖国贼,真正的英雄是勾践,我们就是狗一样贱的贱人,总有一天你们会看见我们新武军像疯狗一样把八国联军打败,小和尚你就继续说咒语,唱你的梵音,我们只会这个,嗷嗷嗷嗷。”

    “嗷嗷嗷嗷。”站在院落里的新武军战士像狼一样嚎叫,旷野里同样传來狼嚎声,新武军战士一点也沒羞耻之心,早就把当做最下贱的贱人,像疯狗一样撕碎敌人。

    大清军队早已沒有荣誉可讲,想要一雪前耻,只有卧薪尝胆的做卑贱之人,李国楼倡导的是疯狗精神,一群围着雄狮打转的疯狗,摇着尾巴好似在对雄狮献媚乞欢,既然是疯狗,不需要正当理由,随时会狠咬敌人,只要攒足资本就会动杀机,这就是新武军倡导的思想。

    大师兄绝尘看向院子里的新武军战士,脸色变得凝重起來,唱贺:

    “劳碌鞍马征战忙,临事方知一团麻。

    一百年來伤国乱,八千里外烽烟起。

    秋风宝剑孤臣泣,落日旌旗大将血。

    国耻尘氛犹未息,世外梵音梦中靡。”

    院子里的新武军战士皆以古怪的神色瞅向绝尘,他们都知晓这首诗,这是李国楼批判那些世外高人不闻国破山河碎的一首讽刺诗词,已在大街小巷中广为传唱,成为乞儿的必修课。

    那些乞丐在寺庙门前乞讨,只要和尚不肯布施,就在寺庙门前唱这首莲花绕,今夜怎么和尚也唱这首诗词,难道狼嚎,真的把鬼引來了。

    李国楼正好踏入大院,一下子愣住了,果然隔墙有耳,他的即兴之作已经流传于世,让人听得潸然泪下,连他这个作者亦在汹涌起伏,久久不能平复心境。

    “阿弥陀佛。”绝尘走下台阶,对魏群施礼,说道:“这位军爷不要误会,贫僧绝尘和师弟们是从嵩山少林寺來,我们都是达摩堂的武僧,是來投效新武军的,还望军爷引见。”

    魏群无所适从,转头看向身后,嘴上说道:“哦······你们是从嵩山少林寺來的呀,这可不好办,要知道南少林之事,虽然过去许久,但总有后顾之忧。”

    少林寺武僧以真功夫天下闻名,但在清朝已经沒落一百多年,嵩山少林寺属于大清政府打压的对象,嵩山少林寺成为人迹罕至的佛寺,香火不旺,名声和前朝不能相提并论,原因是由于清初南少林数千武僧反清,打得非常惨烈,让清军损失惨重,最后莆田少林寺被清军夷为平地,这北少林虽然沒有反清,但南北少林师承一脉,所以大清对于北少林一直心怀芥蒂,乾隆皇帝还曾逼迫嵩山少林寺交出武学的宝典《易筋经》。

    忠孝是讲传承的,大清军队从來不用少林武僧,而嵩山少林寺的武僧也从來不出山,但一百多年的禁忌总会有人來打破,这次少林寺达摩堂的绝尘带领二十名师弟投效新武军,这个难題让魏群不敢豪爽的答应。

    “军爷,给我们引见一下李大人,我们不怕死,也不怕苦,能把你们一百号人打趴下,不信你们可以试试看。”二师兄绝缘,大言不惭,自认天下无敌,可以还天下一个昌平。

    “嗤嗤嗤嗤。”四周都是讥笑声,新武军战士和敌人刺刀见红,哪会怕功夫高手,敌人就算上天入地也会被新武军战士炸成碎肉。

    郑横担得到李国楼的暗示,跨出人群,笑道:“小和尚,现在不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时候,就算你再能打,遇见我们新武军战士,也是一个同归于尽,想成为新武军战士,第一条就是服从军令听指挥,你能做到吗。”

    二十名武僧一看郑横担,就是长官的腔调,欣喜的围拢过來,急道:“能。”“能”······“长官收留我们吧。”

    魏群已经看见看热闹的李国楼,大手一指,说道:“绝尘,做这首诗的人就在你眼前,你自己去求他吧。”

    李国楼仰天大笑,从人群中间走出,天助我也,有少林寺武僧辅佐,天下任我纵横。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