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晚清神捕

正文 第550章 李国楼的选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月黑风高夜,李字营悄然拔寨,夏季蚊虫很多,战士们都涂抹药油,用以驱散蚊虫,还有提神醒脑的功能,药油是一种胡庆余堂出品的风油精,名曰“龙虎风油精”,夜里行军还能避开炎热的太阳,战士们精神百倍,行军速度飞快,衔枚疾进,脱离嵩武军的指挥,

    果然如李国楼所料,嵩武军的巡逻队,对于李字营夜里开拔,沒有心存怀疑,以为是正常的军事行动,军队长官安排的军事行动,巡逻队岂敢说问一句,李国楼率领大队人马向东方前行,消失在黑暗之中,

    对于李国楼的违反军令,擅自离开嵩武军,手下人沒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李字营战士们在农村抓村民已经厌倦了,将官同样怨声载道,这哪里來前线打仗,分明是服劳役的役夫,做低人一等的脏活累活,故此李国楼得以做通手下人的思想工作,顺利的把将近二千人的队伍带走,

    其他部队是一支军队,有番号以及驻扎的区域,而李字营只能算一支小分队,还沒有独立成军,战士们也有不满,感觉低人一等,虽然以皇家亲卫军自诩,但那时自我吹嘘,总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不能每次都配合大部队,才立下赫赫战功,

    战士们渴望一场真刀实枪的战役,期盼能够剿灭哥老会的叛军,活捉敌首雷恒,对于夜里行军艰难,俱都默默忍受,心里认可李国楼发起的突然夜行军,知根知底的军官以将要打仗來鼓舞战士,全军士气高昂,向未知的地域前进,他们相信李国楼能够把胜利带给李字营,

    这支军队属于李国楼,已经烙上李国楼的印记,充满了对他的迷信,走过崎岖的羊肠小道,便是过险桥,爬山涉水,穿茂密的森林,队伍走得异常艰辛,在一个石门村的地方,天已放亮,大部队驻足停下來歇息,小股游骑放出去打探消息,

    看着朝霞冉冉升起,李国楼的脸色舒缓下來,一夜的急行军,沒有遇到起义军的骚扰,说明鸟不拉屎的石门村,已经不适合人居住,躲在村庄里的起义军,离扫荡的嵩武军大部队很远,

    李国楼在思索一个问題,补给困难的雷恒,会把抢來的粮食藏在哪里,可惜他沒有透视眼,不知起义军的屯粮埋在在哪块脚底下,

    “马德全,给我地图。<冰火#中文 .”李国楼取过地图,天空泛起鱼肚白,要动些脑筋,找出起义军的软肋,逼迫游荡在乡村里的起义军,跑出來打一仗,

    饭大慧手提着马鞭,跨进残破的院子,大大咧咧道:“李长官,要是我就在森林里埋伏,直接干翻你的部队,不给你夜行百里的机会。”

    李国楼头也沒抬,依然看着石磨上的地图,回道:“饭师爷,森林里这么容易生存吗,敌人敢呆在森林里,我就敢放火烧光,你信不信啊。”

    “信,我怎么会不信呢,李长官,我只是试探一下。”饭大慧眼珠子转了二圈,已经想通了森林的弊端,人可以躲在茂密的森林里,但遇见像李国楼这样的敌人,那就是自寻死路,

    “接下來我们怎么办,部队向哪里运动。”饭大慧真的把李国楼当成神,以为能够打仗了,沒有想过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李国楼哪里知道敌人躲在哪个犄角旮旯,但既然把队伍拉出來了,保持自信的作风,信心满满的说:“让战士们放心吧,敌人就在眼皮子底下,按照既定路线,前面就有敌人的巢穴。”

    “真的吗。”饭大慧受骗上当,探头看向李国楼手指的地图区域,

    迭部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二百多里,南北宽一百五十多里,县境内青山碧水,层岭叠章,遍布悬泉、飞瀑、神湖、秀峰、隘峡等奇丽而壮观,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起义军沒有攻下天险腊子口,但大部队也沒有离开迭部县,这是因为这里有山有水,部队容易在这种崎岖的环境中生存,若是跑到平原地区,早被清军消灭了,那些占据县城、村庄负隅顽抗的起义军,早就被清军逐个扫清,只有在迭部县乡村里游动的雷恒所部,依然顽强的生存下來,现在起义军虽然被清军围堵,但还能够在险恶的环境下生存,说明起义军还有一些存粮,沒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洛大乡。”饭大慧看着地图上的区域,发出一声惊叹,

    “对,我料定洛大乡就有敌人的存粮,我们直插洛大乡,掘地三尺也要把粮食挖出來。”李国楼颇为自信,他相信自己独到的眼光,算定雷恒自保的举动,

    在乡村里游动的起义军,不可能随身携带大量的粮食,需要在行动的路线上,隐藏一些粮食,便于在行军途中得到补给,洛大乡正合雷恒的胃口,

    “好嘞,这下可有劲了,我这就去发布命令。”饭大慧瞄了一眼李国楼,产生异样心思,好狡猾的李国楼,上次大部队扫荡洛大乡的时候,一言不发,直到李字营独自行动了,才把秘密吐露出來,连称兄道弟的张曜也敢骗,李国楼太坏了,

    李国楼抬起眼皮,对着饭大慧微微一笑,只要肯动脑筋,他就能猜出敌人的一举一动,与生俱有的天赋,让他显露无人匹及的军事才能,李国楼对做高级参赞已经厌烦了,还要不停的解释给长官听,还是自己独立成军,战事部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干,偷师学艺完全可以学以致用,这一次他率领将近二千人马,能够独自和起义军打一仗,雷恒所部死的死,逃的逃,军心涣散,残留在迭部县乡村里的起义军不足四五千人,也许还要少,看这架势,还会有起义军在战地起义,岂能错过千载难逢的良机,

    最主要的一点便是迭部县的原住民,已经被清军清剿得差不多了,这里只有两支敌对的军队在互相搏杀,在广博的乡村里游动的人,不是清军队伍,就是起义军的游击队,逮着机会就能功成名就,李字营要变成新武军,就要再立新功,野心勃勃的李国楼,彷佛看见新武军的军旗插在天津小站镇上空,而他成为一路诸侯,成为有军事发言权的一方统帅,

    虽然李国楼附庸在李鸿章的羽翼之下,以李鸿章的亲信自居,但他从來不认为李字营是淮军的一份子,这是一支皇家新军,完全按照同治皇帝载淳伟大思想,建立起來的新式军队,恩师翁同龢是新武军的奠基者,而他恰好是在新时代的风口浪尖,幸运的成为新武军的一名指挥官,而且是唯一的一名指挥官,李国楼心眼活络,使出阴谋诡计,还带连环计,暗地里架空恩师翁同龢,还想踢走前辈刘铭传,要把新武堂变成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李国楼居安思危,在一个论资排辈的社会里,协调各方关系,能被朝堂上各派势力接纳,在同治皇帝亲政之后,飞速的异军突起,卓显领军人物的风范,谁都不敢小瞧他的存在,这一次在大西北硬生生从陕甘总督左宗棠手里分得一份战功,

    清晨李字营官兵驻扎在石门村,埋锅造饭,大部队行军不能隐蔽踪影,李字营官兵按照战时的条例,保持高度的警惕,防范敌人偷袭,各支小分队分为明哨、暗哨,派遣在村外,巡察周边地区的情况,

    按照左宗棠制定的战略,清军战胜起义军只是时间问題,对付游荡在广博农村里的起义军,清军秉承一贯的作风“围堵”,首先控制战略要地,不让起义军逃窜,腊子口战役就是清军看穿起义军行动目的,刘锦棠率领老湘军成功的实施围堵,沒让大股起义军逃入四川,以一场大胜,宣告清军已经占据战场的主动,让起义军沒有胆量,不敢正面与之决战,

    之后各路清军压缩起义军的生存空间,清军雷正绾所部把流窜在延安南部的小股起义军消灭,胜利收复甘泉县、富县、洛川县,

    淮军张曜所部在迭部县施以残暴的大扫荡,不给起义军发展壮大的机会,缩小包围圈,但最后的胜利需要时间,清军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按照既定战略部署,让起义军成为无源之水,坐以待毙,困死在狭小的迭部县境内,

    这场斗智斗勇的战斗,还沒有结束,到底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垂死挣扎的起义军还有多大力量,能不能打破左宗棠设定的铁桶阵,战争充满变数,李国楼的冒进,就是给起义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李国楼善长赌博,也喜欢和敌人博弈,他^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是故意卖一个破绽给雷恒,把李字营暴露在起义军面前,就看敌人有沒有胆量鏖战一回,

    留在迭部县农村的起义军已经沒有回旋余地,要么打出一片根据地,使数千起义军得以修生养息,要么突围出去,跑到清军兵力薄弱的地方,再创哥老会的惊天伟业,但这两点对于如今的起义军來讲,都是千难万难,因为他们遇见一位战略家左宗棠,

    左宗棠是伟大的军事家、农业家,而且是一个阴谋家,对于回军各支军队的态度,最能体现他的出尔反尔,诡诈多变的性格,对于敌人不讲信誉,翻脸无情,不认老账,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

    清军从來不提“解放大西北。”“解放新疆。”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而是针对眼前的局势,做出最合理的战术调整,像这次哥老会起义,就是突发事件,左宗棠战略部署略微有些修改,但总体思路沒变过,一如既往的以军事行动,收复被回民侵占的大清国土,不给哥老会起义军容身之所,左宗棠调整战略,清军主力重点对付还未成气候的雷恒所部,积小胜换大胜,把起义军困死在荒无人烟的迭部县,

    如今的陕甘地区,已经沒有滋生造反的土壤,早就被回乱折腾得残破不全的乡村,养不起这么多起义军战士,

    留在山地修生养息的起义军自从腊子口一战,军心涣散,每天有战士逃跑,再加上小股的起义军被清剿,雷恒所部从窜入迭部县时的上万人,到如今不足三四千人,军心已失,民心全无,

    四周都是残破不堪的村庄,庄稼地里杂草丛生,丛林化为灰烬,清军美其名曰“烧荒山。”这就是起义军面临的困境,东躲西藏的起义军分散在广博的乡村里,

    雷恒又不敢把大部队聚集在一起,分散在乡村里的起义军各自为战,饱一顿,饿一顿的过日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