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晚清神捕

正文 第503章 谁都不是好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轰,轰,轰,

    一座坚固的堡垒被清军轰塌,血肉模糊的回军战士依靠在破败的石墙边上,他们还有勇气,还有胜利的希望,一定要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屹立不倒的飞鹰大旗牢牢插在城头上,飞鹰战旗已经在燃烧,正象征着回民独立运动,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高举军旗的清军冲锋陷阵,喊杀声四起,漫山遍野的清军迎接血与火的洗礼,英勇的回军战士冲在最前面,不过他们现在高举着雪山狮子旗,以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

    大刀片子亮出,砍向昔日的同胞,血肉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中,只有杀杀杀,真实画面,真正的残酷,不可想象的残忍,以夷制夷,在这片土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勇敢单纯的民族,最后还是分裂成势不两立的两派,势成水火的同胞都在为生存而战,孰对孰错,已经并不重要,

    英雄尽风流,一场民族浩劫把一个个顶天立地男儿,推向历史的舞台,

    历史铭记了这一刻,原本默默无名的人,在这里大放异彩,留下遗臭万年的骂名,也许是忍辱负重的英雄,更有可能被人误解了,不同的时代,诠释完全不同,民族成分不同,更是让这些人褒贬不一,

    英雄、狗熊、叛徒,曾经的兄弟,一国的同胞,在这里杀得酣畅淋漓,不死不休,到底死了多少人,民族内部矛盾,沒必要记载,

    一座小型堡垒的攻克,就能提升士气,原本无精打采行军的清军,激动的拥抱在一起,庆贺來之不易的胜利,

    率先冲上堡垒,展开刺刀肉搏战的两支清军胜利大会师,好久沒见的老朋友,在这里终于相见了,

    “哈哈,原來是你这个老狐狸,现在好吗。<冰火#中文 .”叛徒胡大贵恶狠狠捶打另一名叛徒赫明堂,万沒想到哥老会香堂的堂主在这里相遇了,而且是东西夹击的二支敢死队队长,

    “哈哈,能不好嘛,痛快,跟随高守备打仗,就图个痛快。”赫明堂把大刀片子上的血,在尸体上擦拭干净,快意恩仇,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我跟随郭守备也不错,代我问候杨大娃子,咱们勇阳府城相见。”胡大贵崇敬的向雪山狮子旗敬礼,漂泊在外的游子知道回头是岸,

    时代不同了,沒枪沒炮,光有人力资源,是推翻不了满清政府的,还是蛰伏下來,等待天意改变的那一天,有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思想的一大批汉人,痴心不改,等待天际变,

    哥老会成员当初反清有理,如今反回同样有理,反复无常的哥老会成员,他们的血液流淌着汉人的血,在回人手下饱受歧视和冷遇,想让信仰关公忠义精神的汉人当炮灰,就要以门派帮规约束哥老会成员,这正是回民缺乏的信仰,回军约束不了哥老会大哥带领的汉军行为,最后汉军同样成为回军里面的一颗毒瘤,一支又一支守卫堡寨的汉军向清军缴械投降,也让回军幻想让汉人和汉人拼消耗的战略意图彻底落空,

    不给汉军退路的结果,就是让这些自诩忠义无双的哥老会成员,自寻出路,重新为大清战斗在第一线,把手中的屠刀砍向回军,

    副帅徐占彪三路人马一路西进,有投降派喊话,一路上汉军守卫的堡寨大多数投降受抚,而回军守卫的堡寨,需要一番血战才能攻下,三路大军离勇阳府城已经越來越近,那战车上的旌旗连绵不绝,徐字帅旗在晨曦中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李字营的战旗虽然挺进在队伍最前面,但那些战士并不是李国楼手下,争先立功的叛军,组成先遣队,临时扛着李字营战旗,组成三个营的队伍,

    原本郭宝昌并不想用这些叛军,一支叛变的军队是不愿意举起枪口对着昔日的战友,他准备让新收拢的一千多名汉军和投降的三百多名回军一起回荔家堡休整,可奇怪的事出现了,这些汉军反而对昔日的战友充满仇恨,纷纷表态要以忠勇向清廷表明他们真的改过自新了,调转枪口对准回军,正是他们日夜期盼的事,

    郭宝昌开会研究之后,认可了胡大贵、雷启高、李恒三名营官的请求,把三支军队暂时编制到李字营,由李国楼统管,当然这也有他的私心,三支军队是他的人马,但是军费暂时由李国楼替他担着,要知道这些投降的军队,军饷可不能短缺,当初哥老会造反,能够拉出一支支军队,就是因为饷银短缺,让清军战士活不下去了,连胡大贵等人投降时,重赏也是郭宝昌向李国楼借來的钱,要不他手下军队不要翻天了,

    郭宝昌这个人看上去是一名大老粗,其实他属于绵里藏针,小算盘谁也算不过他,

    李国楼早已知道楚军的实际困难,能够帮一点,还是沒有怨言的承担起,这三支军队的给养、开销,李国楼临时接手过來了,当然郭宝昌上报副帅徐占彪时候,新的三个营编制的军饷照样申请,大家心照不宣的贪污了,至于向李国楼借的钱,国家可以欠薪不给军队,凭什么他要还给李国楼,可以用白条打发白条,让李国楼向兵部要钱去,

    清军知道李字营有钱,是一支新成立的皇家亲卫军,已经看见过李字营的战斗力,所以这三支临时加入李字营的军队,耀武扬威起來,自以为强军,不把其他军队放在眼睛,又凭借对勇阳府城附近地理熟悉,率先出击,脱离大部队,开始一路扫荡,

    等到李国楼经过路途的村落,只能看见残墙断壁,连一个投降的村民也看不见了,“李字营”的扫荡工作出色完成,受到郭宝昌表彰,却让李国楼背黑锅,心情开始低落,后悔把一个屎盆子扣在自己头上,

    不过这帮人还真的有用,有了这帮人开道,晚上再也听不见回军游骑在远处吹长号了,回军游击队开冷枪骚扰战士的前进的次数逐渐降低,这帮人放出去的游骑才不像李字营的游骑小心翼翼,而是一个冲锋就沒影了,从这些汉军身上,能体现出敢打敢拼的气势,一瞧就是不要命的主,

    清军原本还有预备方案,准备和回军在野外展开大决战,可一路上并沒有与回军大部队相遇,

    黄土高坡上大部队运动作战很困难,回军给清军设下的套,因为清军小心谨慎的行军,伏击战沒能打成,回军沒有能力策划大规模的战役,野外作战对后勤运输要求太高了,打仗就是打后勤,看似两支军队在前方打仗,其实就是后勤运输能力,热兵器的出现,让个人勇武降到低点,对于后勤保障能力,却越來越高,

    一座座坚固的堡垒被清军占领,更让回军失去野外作战的信心,游击队一支支被清军消灭,回军游骑数次落入清军的圈套,清军多兵种协同作战,消灭了一些马背上的英雄,清军对于回民的残暴早已妇孺皆知,大军路过鸡犬不留,沒有人口就无从谈游击战术,

    残暴也是一种战术,很多军队加以利用,但都予以否认,但清军敢说敢做,被历史无情的书写下來,谁叫他们是满人的军队,御史是汉人,能够记录下來,当然冒死也要写下满人的残暴,

    回军想用人民战争,把清军拖入战争的泥潭,却毫无用处,清军太残暴了,才不需要人民呢,故此清军一路行军比预料好一些,损失轻微,反而得到一些人员和物资的补充,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好似一只猛虎扑向勇阳府城,凶恶的大嘴张开,两只爪牙锐利无比,

    回军躲避后撤,不敢夺其锋芒,挫其锐气,回军在野外沒有形成有效的牵制,便把主力缩回勇阳府城,准备和清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城防保卫战,

    五帅陈琳和七帅冯君福两人带领二万余人固守勇阳府城,此时回军抽调选兵,大致达到三抽一,女人、十岁以上的孩子都属于可用之兵,穷兵黩武的不顾人民生活,走上与大清对抗到底的道路,他们对于守住勇阳府城充满信心,手里有上万敢战之兵,汉兵只占极少数,早已被打乱之后,划归于回军里,回军沒有隐患,时刻准备与清军血战,

    对于回民來讲,独立比生命更重要,董志原周边地区,都被^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回军扫荡的破败不堪,许多被回军抢掠來的贫民百姓,在大义“反清,反压迫。”的感召下也纷纷拿起武器,加入回民起义的行列,

    造反派都是这样扩充队伍的,大多数加入造反行列的百姓都是被逼的,满清用苛捐杂税逼迫百姓卖儿卖女,让穷苦百姓有了理由造反,同样造反派用枪杆子顶着人脑袋,让人造反,壮丁在现实面前和巧舌如簧的人鼓动下,绝大多数人会走上造反的不归路,少部分壮丁会瞅准机会逃跑,

    当然自觉自愿的造反行列的人也有,但绝对不会超过二成,人都有惰性,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只占极少数,要不关公就不会成为关帝了,

    困扰中国几千年的人口大爆炸就來一次大清洗,而后自我消化,杀死一批人,通过开疆辟土,來突破极限,几千年中国历史就是这么循环往复,战争就是人口突破极限的衍生品,大清朝因生产力的进步,红薯的产量突破极限,每亩可以达到上千斤,红薯和土豆两种高产农作物让贫民百姓在大灾面前也还是能活下來,所以从太平天国起义开始,十几年国家动乱不止,但老百姓也能活下來,沒有形成大规模的饥荒,若是沒有这两种高产农作物,大清早就完蛋了,贫苦人民虽然困苦,饱尝战乱之苦,但沒有形成明末时那种饿殍遍地,湖南一个省皆反的盛况,

    那种老百姓箪食壶浆迎接王师,是大清政府蒙骗世人的花招,同样人民载道欢迎回军,迎來解放也是吹出來的意淫,三晋地区,城头变幻大王旗,回军、哥老会义军、流民军、清军谁都不是好鸟,当然清军相比较而言还是算好的了,特别是左宗棠亲帅的楚军,要知道救济地方百姓,只有大清政府会做,

    回军开仓放粮,只是大甩卖,带不走就送人,甚至烧毁,不事建设的回军,把地方设施毁坏殆尽,把大清占领的地区当做猎场,名曰:打粮,

    打粮可不是替敌占区老百姓收割粮食,人丁也是一种粮草,非常残暴,历史上辽国人叫打谷草,

    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谁会提着脑袋过日子,认了一百多年的君父突然变成反动派了,变成人人喊打的老鼠,是人都转不过弯來,接受造反有理,也要有个过程,只要下苦功夫,铁杵磨成针,慢慢的这些被抓來的壮丁,就变成死心塌地的民族主义者,循环往复,这些壮丁变成老兵,也会加入抓壮丁的行列,造反派就是这么变成全民皆兵,

    战争无所不用其极,敌我双方为了赢得胜利,使出各种手段,有卑劣、有恶毒、有大义、有感召、有收买,最多就是杀戮,一般只需以一种眼光看就行,敌人就是卑鄙无耻,我方当然是正义的象征,战争就是杀人游戏,哪來的好人,只能矮子里拔长子,比较而言,认可一方是正义的象征,只看结果即可,若是打破沙锅探寻到底,血腥的战争,让人变成杀人犯,谁都不是好鸟,

    对于五帅陈琳和七帅冯君福來讲,他们是在为民族独立而战,他们给予其他民族的苦难,正是千百年以來,其他民族给他们烙上的伤痕,千百年來的仇恨,今朝还予昔日的主子,这就是民族主义的情结,想要发泄时就能从历史上找出根源,就像汉人痛批满人一模一样,

    在这个民族生死关头,他们绝不会后退,更不会投降,勇阳府城的百姓,得到五帅陈琳和七帅冯君福的恩惠,这才在动乱的年代活到现在,整座府城同仇敌忾,就算清军是蝗虫一样飞來,回军也要把清军彻底消灭,这块土地是属于回民的,领土保卫战,守卫家乡让回军充满斗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