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晚清神捕

正文 第386章 心里五味俱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如今东宫慈安太后住在绮春园,西宫慈禧太后住万春园,享受夏日的凉爽,入秋就去热河围猎,和大清边疆的各个少数民族贵族以及宗教领袖搞好关系,中午吃完午饭,是她们俩聚会的时间。

    大小河道把大面积的福海和规模稍逊的后湖,以及众多小块面联结成完整的河湖水系,衬以聚土而成的山岗、岛堤和荒石,别有秀色,仍是慈安太后、慈禧太后所爱之园,观水赏花,体味园中不尽的底蕴,看着眼前的湖光粼粼,两位太后娘娘不由得一起发出轻微的叹息声。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取消垂帘听政之后,人休闲下來,整天无事可干,沒有权柄的日子里,虚度光阴,坐在凉亭里的慈安太后叹道:“姐姐呀,看你茶饭不思的样子,是在想你的折子了吧。”

    慈禧太后手一挥,身旁伺候的四名侍女知趣的退开,微微点头道:“嗯,姐姐我呀虽然还能看见折子,但不能提笔,我是拿起來又放下,放下了又拿起來,心里好空虚啊!恭亲王为了避嫌,怕淳儿杀他全家,连我这里都不敢來了,哎······”

    慈安太后嫣然而笑道:“姐姐呀,缘分总尽到的时候,别强求了,你这十几年可沒白过,还算是国母呢?”

    慈禧太后恬不知耻的回道:“妹妹好沒良心,若不是我肯做西施,你依旧被八王关在热河深宫里,哪会享受这般荣华富贵。”

    两人为了皇权和地位勾结在一起,早已结下亲密的友谊,同盟军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慈安太后叹道:“虽然我喜欢清静,但整天无事可干也太无聊了,希望被李国楼言中,小火车可以让我们玩的尽兴,能够一面吃饭,一面观赏窗外的美景,我现在就在想洋人的小火车是什么样的,哦,姐姐呀,这福海里放置两艘蒸汽铁甲船,你说可好。”

    慈禧太后话中有话:“妹妹呀,你花样经这么多,是想叫探花郎破产啊!”

    慈安太后妙目飞眸一眼,反驳道:“怎么会呢?妹妹我有得是体己银子,先垫出來,让李国楼买两艘豪华的游艇,我们明年先乘豪华游艇,后年乘蒸汽火车,咯。”

    “那敢情好。”慈禧太后脸上流露出向往之色,儿子既然亲政了,她只能把精力花在游山玩水的享乐上,一望无垠的碧光湖色,让人沉迷也让人有无尽的失落。

    下午李国楼被太监叫到福海,再次拜见两宫太后娘娘,心里好似有一面小鼓,咚咚咚直跳,感觉沒有好事,又要被拔掉一层皮,果然慈禧太后开口就要他购买两艘蒸汽铁甲船,不容置疑的口气,让他有苦难言。

    李国楼鼓足勇气,嗫嚅道:“启禀太后娘娘,这资金用度奴才已经递上來了,已经排到明年年初了,洋人不好糊弄,他们是要看见订金的呀,这蒸汽铁甲船要伺候好了,需要建码头,仓库、还要新建维修的大棚,一年时间太紧了,奴才斗胆一句,是否明年下订金,后年和蒸气火车算在一块。”说完李国楼抬眼两位太后娘娘,随时准备跪地说软话。

    “哼,大胆李国楼,胆敢强词夺理,不怕本宫罚你吗?”慈禧太后神情不善,随时要下令处罚李国楼。

    李国楼憨厚的一笑道:“两宫太后娘娘都是慈悲为怀的人,哪会和奴才计较呢?在这里也只有奴才敢说几句俏皮话,两宫太后娘娘听过就一笑了之,要不,奴才讲个武松打虎的故事,嘿嘿嘿嘿。”

    慈禧太后听了李国楼说辞,脸色缓和下來,慢悠悠道:“李国楼,别打岔,本宫现在就要两艘铁甲蒸汽船,还就要明年就能游玩,养你这个万寿山督办,就是要把差事办好,不然抬举你干嘛?”

    李国楼看出两宫太后娘娘心情颇佳,便厚着脸皮,笑道:“扎,奴才一定办好,一定将两艘铁甲船,修建的既稳当又豪华,不过奴才有个请求,还请两宫太后娘娘成全。”

    “嗯,什么事啊!”慈安太后听见李国楼答应办好,不由展露出一丝笑容。

    “奴才,请求两宫太后娘娘把体己银子,存在请进來银行,也好让奴才有资金周转,利钱嘛·······嘿嘿,两宫太后娘娘,每年1o可好。”

    “才1o啊!”慈安太后听了早已动心,但嘴上不松口,她厚厚的一沓银票,就放在奁盒里,连数都懒得数。

    “李国楼这也太低了吧,外面放高利贷都是每月3o。”慈禧太后对高利贷的行情倒是知道,过去她小时候父亲死了,就曾经借过几次高利贷,直到如今记忆犹新。

    李国楼听了,不好驳斥慈禧太后的谬论,银行存钱的利息是很低的,否则岂不是做亏本买卖,只能再退一步,说道:“两宫太后娘娘教训的是,奴才该有新的觉悟,那就2o好了,不过只能是两宫太后娘娘的体己银子,其他娘娘的体己银子,奴才可付不起这么高的利钱。”

    “嗯······李国楼,你先退到一边去,让本宫想一想。”慈禧太后心里欢喜,但不能让李国楼看出她对于利钱很满意。

    “扎。”李国楼倒退而行,心里窃喜,彷佛就在发行国债,先用起來再说,至于以后搞乱金融市场,引起通货膨胀,管他什么事。

    “妹妹,你手上有多少银票呢?”慈禧太后问道。

    “哦·······让我想一想,先存一百万两,姐姐看行不行。”慈安太后凡事喜欢听慈禧太后的话。

    “好像太少了,李国楼只会开口一次2o,我存在国外花旗银行的利钱只有1.5,嘿嘿,李国楼被本宫狠宰一刀。”慈禧太后对于银子可看得颇重的,国民经济的事情她还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哦,是吗?那妹妹我就听姐姐的,多存点银子,我手头上2oo万银票总是有的,零头嘛等······张满意,把本宫的奁盒拿來。”慈安太后平时懒得动,今日高兴,准备大动干戈。

    慈禧太后命令李莲英去拿体己银子,又把李国楼叫來,适才他自己说的,会说武松打虎,就让李国楼说一回“三碗不过冈,景阳冈武松打虎。”

    李国楼也不谦让,讨要了一壶茶,摆在书桌前,就开始说道:“话说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來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那县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大声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

    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來,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性酒,’

    酒家微微侧头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一拍桌子,大声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

    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來,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筛。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筛酒,’

    酒家随口道:‘客官要肉便添來,’

    武松喝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

    酒家莞尔而笑道:‘肉便切來,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却又作怪,’又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酒家手指着招牌,说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问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

    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俺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岗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告诫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

    武松岂会相信,摇晃着脑袋说道:‘休要胡说,沒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來我吃,’

    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钱,只顾筛來,’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药医,’

    武松犹自不信道:‘休得胡鸟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

    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

    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去身边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勾么,’

    酒家看了道:‘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

    武松道:‘不要你贴钱,只将酒來筛,’

    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时,还有五六碗酒里,只怕你吃不的了,’

    武松叫道:‘就有五六碗多时,你尽数筛将來,’

    酒家苦笑道:‘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

    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

    酒家那里肯将酒來筛,武松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爹性发,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來,’

    酒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了梢棒,立起身來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來,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梢棒便走······”

    李国楼说书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吆喝声嗡嗡入耳,说到关键处,还会卖关子,但又把人物刻画的细致入微,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方着力渲染,声音或快或慢,或急或缓,或断或续,或高或低,说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把两宫太后娘娘的耳朵惊得竖起來,惊叹的拍案叫绝。

    这个段子在茶馆里是老段子,一般说书人都会说,两宫太后娘娘自然也听过,老段子有老段子的好处,一听便知李国楼说得还行,沒有懵人,就津津有味的听着。

    李国楼说了一个小时,方告结束,两宫太后娘娘还意犹未尽,慈禧太后又叫李国楼唱了一首军歌,这才放李国楼过关。

    李国楼怀揣4oo多万两的银票以及存折离开圆明园,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忧,内心五味俱全,复杂的感情掺杂在思绪里,高兴的事当然钱到了他手里,就能用在国民^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经济上,大清的工业革命有了财力上的底蕴,担忧的事情,有点跌份,难以启齿,就是怕被两宫太后当“面首”使唤,给皇上戴绿帽子,那还有活路吗?连家里的九位奶奶,都要被太监砍成“人彘”,如今连恭亲王也不敢踏入慈禧太后的寝宫,这种事万万做不得,做人要稳重,要做一名像老师李鸿藻一样高风亮节的正人君子,(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