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晚清神捕

正文 第329章 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夜色朦胧,婆娑的树影在庭院中拂动,李国楼跟随仆人,來到一间小型客厅,里面是一张床塌。

    古代人们聊天会客是用床塌,上面铺就竹席,中间摆放一张案几,唐朝用胡椅改换成椅子,会客才变成分主客入座,在塌上会客聊天,表明是很亲近的人举动,在清朝用塌聊天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朋友之间一起抽鸦片,王公贵族,大户人家家里这种陈列,就是用來抽鸦片,当然李鸿章、李国楼都不抽这种东西,虽说在宣传里福寿膏也是一种药。

    此时大清国连药店、医馆也在卖福寿膏,医生的处方药里也有福寿膏,但这是微量成分,属于一种麻醉剂。

    大清帝国在云贵地区广泛种植罂粟,已从种植罂粟里得到好处,烟草税很重,从鸦片种植抽税,成为云贵地区最大的税收來源,超过粮食种植,所以鸦片价格高,走私盛行,连李鸿章的淮军也在做走私鸦片的生意,每个地方的鸦片销售,都有走私犯的身影,黑道、军队都在分一杯羹,贩卖鸦片已经变成军队的一项固定收入,连沿海的海军也在做这门生意,因为国外的鸦片倾销过來,价格极为便宜,祸害大清人用鸦片是最好的敲门砖。

    李鸿章手里拿着一份李国楼所写的文稿抄录本,旁边已被他密密麻麻书写了许多字,有几条被他批得体无完肤,但现在他心情颇佳,沒给李国楼看一张臭脸,已经不计较李国楼意气用事的胡诌。

    李鸿章和李国楼面对面盘腿而坐,李鸿章开门见山道:“小楼,你的陈条我读过了,大都还是挺中肯的话,也点出许多我们国家的弊病,只要国家重新归于统一,一些弊病就会消失,像海关总署由外国人掌管之事,其实是小刀会占领上海,英国人出手相帮把海关总署挽救下來,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天平天国、小刀会、东捻已经肃清,收回海关总署势在必行,但人才缺失很重,重要岗位都是外国人,培训懂国际法的国人需要很长时间,先从开办学堂入手,那些洋人也会支持,他们都是雇佣工,也知道总有走的那一天。”

    李国楼颔首道:“叔公,海关总署不能烂,洋人职业操守比那些满人好,他们拿高薪不会贪污,但若是让满人占据海关总署高位,国家关税反而会比现在收入减少,这点太危险了,起了个头,就收不回來,变成祖宗规矩,改回來比不改回來,还要不好,就像山海关一样,糜烂不堪。”

    李鸿章道:“山海关是皇帝的奴才专属,已经变成祖宗规矩,让他去吧,我这里的海关总署是新事物,不会有这种事情,就像你说的用高薪养廉,让海关总署政策延续下來,新人做事也会有干劲,我看二年大致能收回主权,把海关总署放在上海,我也掌控得住,这一条我很欣赏你。”

    像山海关海关过去是大清帝国主要进出口关防,就似海关总署,(还有一处就是广州十三行)所得的国家关税,除了官员中饱私囊,其中有大部分收入纳入内务府,变成皇帝的小金库,因为全国各地租界很多,关税口岸变多,山海关海关沒有往日的繁华,已经日落西山,一年上缴国库不足二十万两关税,李鸿章已经把山海关海关忽略不计,整顿吏治,有些地方是不能触及的,这也是大清帝国的通病,皇庄占据富腴之地、皇店专卖(内务府开的^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店),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国家掌控不了,全部纳入内务府掌管。

    皇宫一天开销花去四万两白银,三分实七分虚,就是说七分开销被各级太监以及皇帝、太后、娘娘、妃子私吞了,是的,皇帝也要内务府孝敬,体己银子就是这么來的。

    国家财政收入与事实不符,这一点只要当官都知道,孝敬宫里的银子,哪能摆在官面文章上,老百姓只知道内务府有钱,但具体数字,是国家最高机密。

    李国楼默默的倾听,频频点头,暗自赞许李鸿章有气魄,做事滴水不漏,先易后难,把事情处理的清晰,只要把海关总署收回來,海关的主权就收回來了,这意义非同一般,是大清帝国重新崛起的象征,而他明事理,一言中的,能看出时弊,还能想到解决的方案,理应给予最高奖赏:“进士及第”荣归故里,一门两进士。

    李国楼窥探李鸿章的面部表情,应该不知道他要去考进士,这种事还是不说为妙,替李氏家族增添无上荣耀,等回老家要重修宗氏祠堂,翻建旧居,让世人参观他小时候居住、读书的地方,李国楼哪里听得进关于海关总署的一条条章程,他心神游离在外,想着光宗耀祖的大事上去了。

    李鸿章越说越兴奋,沒有看出李国楼在敷衍他,告诫道:“小楼,我看好你,既然你留过洋,谈吐有条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眼界,以后海关总署的事,你也可以胜任,做一名先生,给那些新人上课。”

    李国楼欣喜的说:“谢叔公,孙儿在刑部别的本事沒长,说教的本事见长,连包大人也喜欢听我说教,如今我生意做到哪,包大人就跟到哪。”

    李鸿章捋须,摇头道:“小楼啊!你的思想先进和反动并存,陈条里写什么迁都的事,旅顺、威海是守不住的,你让我往哪搁,置恭亲王于何地,沒打怎么知道守不住。”

    李国楼回道:“叔公,上一次八国联军入侵,我们大清军队能战的军队很多,有些打得全军覆沒,还是沒守住,历史已经证明了嘛,现在我们沒有制海权,依然守不住,只会固守炮台这一招,想想就憋屈。”

    李鸿章喝道:“那你还不支持兴建北洋水师。”

    李国楼低三下四道:“中堂大人,你别生气嘛,我不是不支持,我不是拼着小命替你筹集军费嘛,但我们要看到我们的长处和短处,若是都是短处,哪一处可以作为突破口,见效快,让世人咋舌,6军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只要再下一些血本,立刻可以和俄国、英国、法队一较高低,上次打败安南法国鬼子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我们国土周围都是虎视眈眈的豺狼,藩属国沦丧,割地赔款一次又一次,6军处于一个临界点,突破了,我们6军就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军,不变革,依然被西方列强打败,以后国土还会沦丧,海军见效慢,6军见效快,这一点中堂大人,你应该很清楚,快的不去做,反而去做慢的事情,岂不是拔苗助长。”

    李鸿章摇头道:“黄毛小儿,哪里能懂,我这是开历史先河,北洋水师一定要办,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有条件要上,沒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然越來越落后,现在我们连内河长江也保不住了,洋人的军舰随便出入长江口,黄浦江变成西方军舰的展览会,连膏药旗也开到上海來耀武扬威,这让人情何以堪,有何面目面对国人,我花再大的价钱也要办成,此心不渝,天日可鉴,任凭谁也别想阻拦我的决心,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上,花上十几年时间,大清帝国将会有一支行驶在东方的现代化海军。”

    李国楼无言以对,他不是国防政策的决策人,李鸿章听不进去反对意见,北洋水师虽然还在襁褓里,但高级将领均是淮军出身的人,也是李鸿章的政治资本,用倾尽全国之力打造的“进口海军”,能成事吗?国土守不住,连老巢都要被人端了,还提什么海军,李国楼并不看好北洋水师的未來。

    李国楼退儿求其次,说出内心的想法,慢慢吞吞道:“叔公,孙儿有一毒计,保证能成大事,大清帝国不出十年就能翻身,但要吞下一幅毒药,以毒攻毒必成大业。”

    李鸿章瞥眼道:“小楼,这是家里随便说,只要不说造反之事。”

    李国楼摇手道:“孙儿绝沒有造反之意,是要出卖国家主权,换來大清国重新雄起。”

    李鸿章叹道:“小楼说吧,出卖国家主权已有无数先例,多加一条但也无妨。”

    李国楼看了一眼李鸿章脸色,他这是卖国行为,会被国人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身处乱世,不这样做,谁來帮助你,两害取其轻,这种招数,李国楼驾轻就熟。

    李国楼不敢盘腿而坐,站立在床榻旁边,随时准备跪地认错,沉声道:“叔公,孙儿熟读史书,我们大清帝国现在就像春秋时的越国,无数英雄豪杰,为了越王勾践的事业,而向洋人卑躬屈膝,再卑鄙无耻,出卖国家的事,也要吞下毒药,让洋人满意,方能有喘息的机会,等待东山再起,从道光皇帝至咸丰皇帝,再至同治皇帝三代皇帝都是这么干的,可以说都励精图治,想一雪前耻,沒有哪位皇帝挥霍无度,把大清帝国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直到如今差距依然明显,反而有越拉越大的趋势,洋人一艘军舰就能吓得我们半死,让我们毫无办法,只能用最优越的通商条件來满足他们,让我们国家的白银流入海外,财富都聚集至洋人的租界里去了,再不改变这种局面,国家会越來越贫困,大清国白银会枯竭,我们要向外国银行借贷过日子。”

    李鸿章抚须点头道:“小楼,你说得很好,做老师合格,说有什么对策吗?”

    李国楼点头道:“有,叔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选择一个朋友,出卖一些国家主权给这位朋友,换來这位朋友全力的支持,在大清国建立起洋人建制的现代化军队,甚至军工设施,比如军工厂,包括枪械厂、火炮厂、船厂,甚至北洋水师也可以让这位朋友替我们打造,还有一条就是改变白银流通的陋习,像西方国家的银币制度就是比大清帝国的白银体制,先进的货币制度,直接拿來主义,连火耗也省了,百利无一害,谁也不能中饱私囊了。”

    李鸿章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小楼第二条你说的太好了,不过政府还要研究,银币制度是在建立在先进的工业水平上,一枚银币里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镍锌钨铜,我们大清帝国还做不出洋人的那种银元,还有一道坎要过,不过这是一个很好解决白银流失的好方法,我赞成在大清实行银币流通的方法,现在你说说哪位朋友,值得我们自己出卖国家主权,换來世人对我们痛骂。”

    李国楼说道:“叔公,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只有这位敌人才会不顾西方其他国家的禁令,來帮助我们大清国建立现代化工业设施,包括军工事业,而且我们沒有后患,出卖的国土、利益、主权,过了一百年可以拿回來,不像北极熊,和他们签订一个条约,国土就永远丢失了,而且这位朋友天生就是北极熊的敌人,他也希望东方有我们这样一位盟友。”

    “哦······”李鸿章深深的看着李国楼:“孙儿”竟然想出卖国家主权之事,甚至想把一大块土地租借给普鲁士帝国(德国),还想把军港也出租给普鲁士帝国,寻找一位西方盟友,一改大清帝国一穷二白的局面,(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