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晚清神捕

正文 第630章 红旗捷报传济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李鸿章赶到济南,正在公堂里商议如何妥善解决人质问題,李鸿章对洋人的生命最关心,到底是抚还是战,说话凌磨两可,老臣谋国,不肯表态。..net

    各国公使的压力让山东巡抚张人骏愁眉不展,对战术布置百般推诿,不肯围剿孙氏武装,就怕绑架案变成扯旗造反,孙氏兄兄弟闹出绑架案,只是以洋人奇货可居,敲诈朝廷,沒有造反之意,若是处置不当,后果就是让山东赤地千里,捻军荼毒山东,恶行有目共睹,让人记忆犹新,他可不想让山东再掀移民潮,所以只要有人提出向临城进兵,张人骏那张国字脸就变成鞋拔子,一副要吃人的架势。

    兖州总兵何峰钰对于部下出现叛逆,痛心疾首,可惜他是戴罪之身,说话中气不足,沒有听他的话,他想让清军开拔,手下三名翼长置之不理,当着何峰钰面,向巡抚张人骏请示。

    张人骏拿着孙氏兄弟的意见书,请李鸿章研究,哪些可以满足孙氏兄弟的,不提进兵之事。

    此时,大清的军队向普鲁士军队学习,军团是团师编制,翼长(团长)直接听命于总兵(师长),山东不设总督,总兵便听命于巡抚。

    山东巡抚张人骏下不了狠心,让数次军事会议无疾而终,现在李鸿章來了,沒想到李鸿章更怕洋人,也不敢提进兵之事,看着孙氏兄弟开出的条件,一条条仔细的研究。

    孙美芳开出的条件主要有五条:

    一:政府军解除包围,撤回原防;

    二:收编临城守备军为四翼,以孙美芳为总兵,孙美敬为副将;

    三:孙氏武装驻扎在临城县,微山县;

    四:补充军火,发放四翼的一年军饷;

    五:枣庄煤矿不容许外资经营。

    孙美芳还有一条口头条件,惩治**的兖州总兵何峰钰,临城守备军是受不了何峰钰的压榨,这才铤而走险,迫不得已绑架外国商人。

    黑锅总要人背,孙氏兄弟不敢把矛头指向山东巡抚张人骏,兖州总兵何峰钰就成为绑架案的元凶,何峰钰成为众矢之的,莫名其妙的站在风口浪尖之上,承受众人的批判。

    李鸿章看着意见书,以及张人骏在每一项条件下作的批注,不由恼怒,怒斥道:“张抚台,知道以资养寇的后果吗。”

    “傅相大人,下官只是想救回人质,只要让人质平安回來,下官立刻包围孙氏武装,决不让匪首逃脱国法的严惩。”张人骏一副恬不知耻的嘴脸,言而无信,乃大丈夫所为,他才不管有多少良绅、显贵签字画押作保。

    “荒谬之极,张抚台,你要知道孙氏武装有了四千人的武器装备,随时能攻占济南,这个后果更严重,决不能让土匪武装扩军,最多让孙氏兄弟武装回到原來的驻扎地,朝廷保证一翼的军饷供应,枣庄的煤矿可以划给他们管辖,要谈判就要拿出诚意來,骗人的后果,害人害己。”李鸿章善于谈判,一针见血的提出中肯的意见。

    张人骏急忙称是,取出手帕擦拭额头的汗水,李鸿章的威仪让他心惊胆颤,可是孙氏武装有人质在手,不肯答应李鸿章的条件,那该怎么办呢,张人骏心乱如麻,绑架案让他闻名全世界,处理得当,官运亨通,官升总督之职,若是处理失当,一辈子的仕途就完了,还有贬官、抄家的危险,如今打又不敢打,和又谈不拢,张人骏无所适从,听着李鸿章说废话,期盼孙氏兄弟给李鸿章面子,能够答应朝廷开出的条件。

    李鸿章精怪得狠,不肯多言,而是让众人踊跃发言,他只要耐心的倾听,就能找到知音,做事要靠听话的洋务派,他只用一种人办差,其他人全被李鸿章打入冷宫。

    既然李鸿章说要谈判,沒有几个人唱反调,几位总兵都说不能进兵,连兖州总兵何峰钰第一次支持按兵不动的主张。

    兖州总兵何峰钰下属,翼长陈士奇一事不明,颇为奇怪的瞅着李鸿章,听见各位长官的长篇大论之后,忍不住说道:“禀,傅相大人,属下听说新武军、常胜军已经进驻永安乡、王庄乡,说是要打临城,李国楼独自进兵,这可如何是好。”

    李鸿章一凛,差点把李国楼给忘了,这小子看事透彻,做事奇快,敢作敢当,与社会风气格格不入,但李国楼刀枪不入,沒有人敢向李国楼泼污水,现在朝堂的格局是,他乃洋务派领袖,用头脑思考问題,筹划未來五年大计,李国楼乃洋务派的皮鞭,就像上帝之鞭,除尽大清的万恶,甩出去就不管不顾了,还要他替李国楼盖屁股。

    李鸿章装出料事如神的样子,捋须道:“陈士奇,这个不用你担心,本官自有主张,张良妙计安天下,临城尽在本官手里攥着。”

    李鸿章想到李国楼不听山东巡抚张人骏的军令,会擅自攻取临城,肚子里打着腹稿,随时准备篡改适才的主张,想知道李国楼是怎么排兵布阵的。

    济南的大街上人声鼎沸,连僻静的大堂里也能听见外面的欢呼声,张人骏有些心烦意乱,怒喝:“快去察看一下,外面什么情况。”

    “是。”两名戈什哈走出大堂,想要搞清外面发生什么情况,还未走出院子,一名骑着快马的军士,直冲入院,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干净,那一身打扮,沒有人敢阻拦,因为这名军士背插三面红旗,乃八百里红旗报捷。

    “报,红旗捷报,新武军大捷,匪首孙美芳授首。”由远至近,一名背插三面红旗的军士,已经登堂入室,让大堂里的人惊喜的站起身來。

    “什么,你再说一遍。”张人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着传递消息的军士。

    “禀张抚台,李国楼的报捷文书在此。”军士涨红着脸,只等赏银到手。

    “报??????常胜军大捷,二日前攻克临城,一举肃清顽敌。”前后脚的功夫,另一名军士登堂入室,翻身跪在众位大人面前,一看便知这是馆驿长官导演的一出好戏,这叫双喜临门。

    李鸿章犹如羽扇纶巾的孔明,只有他端坐不动,沉稳老练的说:“好,两位辛苦了,重赏两封银元,沿途驿站还会有赏,下去歇息去吧。”

    一封银元,就是十枚银元用牛皮纸封在一起,两名军士喜气洋洋托着两封银元离开大堂,依然在吼叫:“新武军大捷??????”“常胜军大捷??????”

    这是让全城百姓都知道神峰岭大捷,以及匪首孙美芳授首。

    大堂上,李鸿章、张人骏各自拿着一份文书在看,李鸿章看见李国楼在书信的末尾写有“以战促和,才是上上之策。”不由沉思起來,忘记把报捷文书递给属下看了。

    张人骏心急火燎,不讲官场礼仪,一把夺过书信,一目十行先看清大致内容,脸上表情一会儿泛红,一会儿泛青,张人骏料到孙氏兄弟不会坚守临城,常胜军攻克临城沒什么大不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孙氏武装一定会向土匪的老巢抱犊崮转移,可沒料到孙美芳会死在神峰岭,孙美芳手里有三千精兵,怎么会被李国楼打死呢,沒道理呀,李国楼手里只有一千^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人马,再加上常胜军,一共才三千人马,孙美芳手里还有数千民团武装,无论怎么看,孙美芳也不该这么死去,山东的地形理应土匪更加熟悉,怎么会被新武军偷袭成功的呢。

    张人骏有无数谜題解不开,神神叨叨:“嗯??????李国楼不愧为及第进士,治世之才,出手猛如虎,猛如虎啊??????”

    大堂里的官员传阅两份报捷文书,叽叽喳喳小声议论。

    “奶奶的熊,这下常胜军发了,临城的青楼妓寨一定被洋人包了,我们这么辛苦,算什么事啊。”

    “李国楼可会收买人心了,常胜军肯听令李国楼,一定银子在作怪,我们离李国楼太远了,这次亏大了。”

    “打微山湖需要水师,这次总轮得到我吧,出门一次,差旅费总要有人报账。”

    四路人马的总兵、副将、翼长忿忿不平,是他们的人马围困住孙氏武装,这才让新武军、常胜军取得大胜,其实最大的功臣,都坐在济南公堂里。

    “我早就说了,要打一仗,你们不听,这下好了,腰包让洋枪队鼓起來了,白银外流就是你们做的孽。”兖州总兵何峰钰有了底气,忍不住指桑骂槐,暗指山东巡抚张人骏无所作为,虽然他是戴罪之人,但想到还有李国楼相帮,有了十足底气。

    何峰钰准备独自进攻,三名翼长不听他的号令,他就带着自己的一翼人马开拔,李国楼一千人就能完成惊天伟业,他掌握一千精兵,不会比新武军差多少,攻不下抱犊崮,打微山湖的土匪窝还是有信心的。

    张人骏不是一个嫉贤妒能之人,他当然希望绑架案尽早解决,看着手下的军官争吵不休,想着建功立业,已经忘记洋人的性命有多重要,拍案而起,喝道:“都别吵,听傅相大人的吩咐,你们要搞清楚三十五名洋人还在孙美敬手中,我们现在还是投鼠忌器,哪能说打就打。”

    李鸿章咳嗽一声,停止抽烟,放下手里的长烟枪,缓缓的说道:“张抚台慎言,以后要说四十五名人质,大清商人也是我们关爱的对象,决不能厚此薄彼,寒了天下人的心。”

    张人骏起身行礼道:“多谢傅相大人教诲,下官牢记在心头,上海商会的商人,都是爱国同胞,下官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四十五名人质救出虎穴。”

    李鸿章开口,大堂里变得悄无声息,位高权重让人敬畏,李鸿章习以为常,沉声道:“调李国楼的新武军和白朗宁的常胜军入山东,是本官早就定下的计谋,他们两人精神团结,一战就消灭敌人的主力,你们要向他们两人学习。”

    “是,向李国楼学习,向白朗宁致敬。”大堂里的军官发出嘹亮的吼声,一副奔赴沙场的架势,个个挺胸凸肚,站得纹丝不动,既然孙美芳死了,临城守备军的主力完蛋了,剩余的土匪武装不足为虑,每个军官都有必死的决心。

    三十五名洋人的生命很重要,关系到大清的颜面,李鸿章來济南坐镇,就是要救出三十五名洋人,而且不惜代价,肯花大价钱收买土匪武装,枣庄煤矿就是他甩卖的筹码,但大清政府不能对绑匪做过多的退让,李鸿章想和绑匪谈判,肯给绑匪一条活路,但李鸿章有底线,那就是土匪武装不能威胁到国家政权,让土匪武装变成一个镇所,四千人马吃皇粮,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后果太可怕了,决不能让张献忠这样的枭雄出现在大清帝国。

    李鸿章调整战略,做两手准备,决定剿和抚双管齐下,发布四路大军向微山湖开拔的军令,在他的策划下,李国楼才能更上一层楼,李鸿章要锦上添花,再接再厉攻下微山湖,让抱犊崮的土匪独木难支,坐以待毙,到时以最小的代价,换回四十五名人质。

    李鸿章老谋深算,他才不相信土匪敢杀洋人,死人是沒有价值的,重兵围困之下,土匪必会分化瓦解,以夷制夷的一套哲学思想,李鸿章谙练掌握,祸起萧墙却又讳莫如深,恶人就让山东巡抚张人骏來当,李鸿章可是言而有信的之人,人称“东方铁血丞相”。

    听着城里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声欢庆,李鸿章在欢快的踱步,好似在青砖上跳舞,由李国楼做开路先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李国楼的八字和他的官运配合得天衣无缝,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鸿章的金石嗓子唱着军歌,就像破铜锣在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