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蒙山军

正文 第三十二节洪粤诚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看书请到www.ik258.com

    随着 第 412 章 了几十名坚信自己会由此丢掉饭碗的巡防营中下级官佐。围攻王明远司令部,被胡宗玉指挥编入巡防军的蒙山军部队强行包围缴械,期间发生了短暂的交火,死了四个人。伤者数倍之。王明远亲自审问,获悉是广州巡防营首脑莫新江指使,立即下令逮捕。得到讯息的莫新江抢先逃入了孚琦的将军府躲了起来。

    虽然胡宗玉兵围将军府强行索要莫新江的命令被王明远取消,但此事激化了孚琦与龙谦的矛盾。孚琦立即派人召见龙谦,要求龙谦立即停止对巡防营的整顿,释放被捕官兵,厚抚死亡军官。

    之前,孚琦和龙谦已经会面过了。那是俩人的 第 412 章 ,由充任自己秘书的许思起草了给朝廷的报告,死死咬住广东巡防营贪腐无能、勾结不法之徒的事实,表明自己下大力气整顿巡防营是必要的,是为朝廷消除隐患。

    这份报告,同时抄报了总督府和将军府。孚琦那里没有回音,但周馥是要说话的。

    周馥惊恐不安地注视着飞速恶化的局势。他知道,龙谦已经等不及了。

    10月21日,周馥召见龙谦,认真地谈了两个时辰。因为两人是闭门密谈,内容自然不为他人所知晓。但在四天后,周馥向朝廷发出了支持龙谦整顿巡防营的电报,算是公开表明了立场。

    不知为什么,朝廷没有表态。而王明远的整顿步伐并未停止。自广州府之后,王明远对肇庆府的整顿还算平静,又成立了一个保安团。取名肇庆保安团,兵员大都来自原巡防营,但主要军官则由王明远派出。

    但 第 412 章 ,题目叫做《巡防营改组惹了谁》。龙谦一看便大为激赏。注意了&#25991章的署名叫做南华生,显然是笔名了。

    “我想见一见这个南华生。”龙谦将报纸收起来。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你手下真没有这样的人才,这种&#25991章我是写不出的。我调查了,他真实的名字叫洪粤诚,是《进步时报》的老板兼主笔。”

    “哦?”

    “王前曰趋士。士前曰趋势。你最好屈尊前往。”

    “正该如此。一个武夫。谈什么屈尊?”龙谦哈哈大笑。

    当日下午,龙谦化了装。带了许思欧阳中和数名贴身警卫去报馆见这个洪粤诚。

    路上,许思向龙谦介绍了洪粤诚。她留意《进步时报》已久,将这个人打听的一清二楚。

    洪粤诚是广东人。今年三十岁。父祖两代经商,在肇庆府很有名。洪粤诚不喜八股取士之法,又不愿捐官,由此断了仕途之路。二十二岁上出国游学了一大圈,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在欧洲转了个遍,却没有拿到任何的学位,说是留学,还不如说是旅游。这一去就是五年。奉父命回国娶妻后,没有接管家族的生意,而是在全国跑了一大圈,其中在山东足足住了半年,回来后定居广州,自费办了一份报纸,就是现在小有名气的《进步时报》,成了广州新闻界的名人。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待洪粤诚写完了今日的时评,才在他那凌乱不堪简直无从下脚的办公室接待了龙谦三人。

    “三位是何许人?见我有何指教?”

    “鄙姓陈,他们俩个是我的随从,也没什么要紧的事。”龙谦穿了一身白身西服,戴着礼帽,脚下是擦得铮亮的尖头皮鞋(这套行头是欧阳中刚买来的),打扮很像南洋富商,“看了先生写的时评,很感兴趣,想与先生聊一聊时局,唐突之处,还望海涵。”

    “陈先生是做什么的?”

    “啊,我从南洋来,想在广州做点生意。算是生意人吧,不过比较关心时局罢了。”

    “等等,”洪粤诚凝视着龙谦,“你不是生意人,更不是南洋回国的。如果连身份都不愿见告,就不谈了。送客。”

    龙谦微微一笑,“哦,何以说我隐瞒了身份?”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了,近距离仔细端详着洪粤诚,皮肤黝黑,脑袋很大,眼睛也很大,还有一个大鼻子,显得很特别。没有留辫子,而是将长长的头发胡乱在脑后扎了个结。穿了件灰色的绸衫,脚下是一双黑布面的鞋子。

    “你不是商人,而是军人。只要不是瞎子,就不会看不出来。”洪粤诚冷冷地说,“不要浪费我的时间了。请吧。”

    “好吧,我是军人。难道洪先生对军人有成见?”

    “提督大人化装前来。又为何事?”

    欧阳中和许思同时一惊,不由得互相望了一眼。

    “哈哈,当真有趣。洪先生何以断定我的身份?”

    “你的口音。你的举止。特别是你难以掩饰的睥睨一切的霸气,加上市井间流传的一些传说。故而知道你便是广东提督龙谦。”

    “好吧,我便是龙谦。”龙谦承认了。

    “龙提督是为那篇&#25991章而来吗?”

    “也是,也不是。看过先生的系列时评,一些问题想和先生做一番探讨。”

    欧阳中和许思注意到,这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报馆老板兼主笔在得知龙谦的身份后毫无异状。

    “哦,龙将军要和洪某探讨什么问题?”

    “我看了先生前些日子那篇关于明治维新的评论。心里有些疑惑,朝廷搞洋务已经几十年了,说起来似乎也是受了东邻的影响。为何日本维新成功,国力蒸蒸日上。但我们却举步维艰?我没有去过日本,有关消息都是道听途说,而先生是实地考察过日本的,愿先生教我。”

    “闻说将军生长于美利坚国,学识宏远,这是考校洪某吗?”

    “不敢。龙谦乃实心求教。”

    “好吧,我便说说我的看法。 第 412 章 权。日本在中央集权下。地方存在着一定的分权,其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结构,与西欧封建末期之社会结构极为相似。而此结构则为欧洲工业革命的温床。日本既有此温床,因此一经与西欧接触,符节相合,一个东方产业革命乃应运而生矣。其二,日本虽闭关锁国,但仍有渠道了解世界,中国闭关锁国对外一无所知。”

    “愿闻其祥。”

    “十六世纪起。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主要是由荷兰人传到日本。因为主要是通过荷兰语进行研究的,日本人就把这种学问叫做‘兰学’。从1633年到1639年。幕府连续五次发布锁国令,限制日本与外国的一切来往,只剩下长崎这个地方与中国和荷兰维持着微弱的联系。但是兰学的传播。使得日本人意识到汉学的不足,也认识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到了1720年, 第 412 章 ,‘盐都吃不起了’,成为民生艰难的最生动写照,由此推动了整体物价的飙升。”

    “讲得很清楚。但日本下层为什么比我们更能承担更重的税负呢?”

    “这个问题提的好。简单的说就是公平。1878年~1880年,明治政府实现了日本近代地方制度上的三新法体制。明治政府通过对原来无秩序的府县财政组织化和制度化,即征收权的强化、税源的确保和费目的法定,实现了地方财政制度的初步近代化。公平的赋税制度,即使重一些,民众尚可接受。有一个例子,当初,英国比法国相比,英国政府平均税率比法国高得多,但英国的税法很公平,而法国在当时是有很多人不交税的,比如贵族。英国的社会结构在很长时间内比法国稳定的多。”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洪先生,您认为我们搞的新政运动会是什么结果?”

    “很显然,清朝将走向离心分裂。”洪粤诚肯定地说,“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走向了两个方向。明治维新随着近代化国家建设的推进,一个高效集权的中央政府建立了起来。而为了维护旧格局产生的洋务运动,却导致了地方实力派的坐大,埋下了后来军阀割据的祸根。随着镇压太平天国,朝廷中央的军权与财权都逐步地下放到地方。在洋务运动中,由军事发家的地方大员凭借雄厚的军事力量为资本——这些军事力量用以之称清廷的统治——从中央不断分得财权,壮大自身的力量。以李鸿章为首的地方实力派掌握了绝大多数的洋务企业,增强了与中央进行对话的资本。随着中央势力的绝对弱化及帝制时代忠君思想的丧失,地方渐渐飞扬跋扈,不受中央节制,最终发展为军阀割据的局面。”

    说到这里,洪粤诚意味深长地看了龙谦好一会儿,龙谦则面无表情。

    “而日本统一的唯一道路,即废除立于封建制度上的藩和藩知事,改为朝廷直辖的郡县制度。维新政府分阶段解除了原藩国领主占有土地和领导人民的权力。随后又通过逐步改组政府,将大量旧贵族从中央政权中排挤出去。明治十八年的官制大改革,日本现代官僚体制逐渐形成,拥有近代国家机器集权而高效的特点。我的结论:靠中世纪的底层社会,想撑起近代化甚至现代化的上层,是不可能的。”

    “啊,真是痛快。先生可否给龙某一个面子?咱们搞点饭,秉烛夜谈,不宜快乎?”

    “我这里可没有什么好东西……”

    “欧阳,你去搞点酒饭来。”龙谦下令道。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k258.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